2019 年新冠病毒 (COVID-19) 開始肆虐全球,這個病毒有著快速突破免疫系統的感染能力,並透過炎症反應誘發出重症肺炎,這兩個特點造成了重大的傷亡。各地的科學家積極提出可用於治療或預防的策略,使得具有抗病毒能力和免疫調節活性的營養補充劑,有望成為預防病毒傳播或改善疾病症狀的輔助治療選項。
膳食補充鋅用於輔助治療COVID-19的建議劑量
下表來自2021年的期刊論文1,說明膳食補充益生菌、乳鐵蛋白和鋅,在臨床上應用於預防和治療 COVID-19 方面的潛在適用性,包含減輕感染患者的病程,預防免疫介導的疾病器官損傷。其中,鋅的建議補充量為每日10~20 mg。
鋅對COVID-19的預防與改善
直到2023年,新冠的變種病毒層出不窮,使得全球依舊處於大流行。COVID-19的治療選擇,除了次世代疫苗外,符合成本效益、安全可用的選項,仍為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開發輔助治療劑的策略,包含: 在不同族群均可使用、副作用小、給藥方式簡單、可單獨或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而膳食補充劑型態的鋅,正符合上述所有標準。
下圖來自2020年的期刊論文2,說明了鋅預防與改善COVID-19的作用,主要來自保護天然組織屏障、平衡免疫功能系統和氧化還原系統,概述如下: (1) 鋅的缺乏會加強COVID-19 嚴重感染的傾向 (2~3) 鋅的補充可抑制病毒複制,並支持宿主細胞的抗病毒反應。 (4) 鋅會增加纖毛長度和運動,並維持組織完整,阻止病毒進入。 (5~10) 鋅的作用屬於免疫調節,並非單純為激活或抑制,而是使免疫反應正常化,平衡了各種免疫細胞類型的比例。因此,鋅可以防止高水平的炎症因子、活性氧破壞組織。 (11) 鋅防止形成血小板聚集體,此即為COVID-19 患者可觀察到的血管併發症。
各種型態的鋅應用於治療與改善COVID-19的臨床實證
下表同樣來自2020年的期刊論文2,描述了在治療COVID-19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時,補充鋅所能獲得的益處。在不同臨床試驗中,所補充鋅的型態包含: 甘胺酸鋅、醋酸鋅、葡萄糖苷鋅、硫酸鋅、氧化鋅、天冬氨酸鋅等,於大多數情況下,預防性補鋅比治療更有效,可減輕呼吸道症狀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而在補充甘胺酸鋅的臨床研究,證實每日補充30 mg的甘胺酸鋅,對於感染COVID-19的兒童展現出顯著的益處,除了減低了下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更可加快恢復出院的速度,最多七天即可出院。
鋅改善COVID-19造成的生殖功能損傷
下圖來自2022年的期刊論文2,說明了鋅、NOS、ROS和相關物質之間的關係,以及COVID-19如何去影響生殖的病理生理現象。在鋅存在的狀態下,NOS會形成dimeric NOS,再轉為一氧化氮;在缺乏鋅的狀態下,NOS則會形成 monomeric NOS,再轉為超氧陰離子、雙氧水、氫氧自由基。因此,缺鋅不僅會通過增加 ROS 的存在直接導致氧化損傷加劇,還會減少一氧化氮的含量,讓生殖功能變差。當感染COVID-19後,身體的免疫活化與發炎狀態,均會大幅耗用鋅,導致可用的鋅減少,如果此時不補充鋅,使身體處於缺乏鋅的狀態,將加劇生殖系統的氧化損傷。
總結:
COVID-19的兩大特色,為高傳染力與重症肺炎,在學理上,鋅所具有的修復黏膜、調節免疫功效,恰好可以應用在COVID-19的預防感染、治療呼吸道感染、避免重症。本文所列舉的諸多補充鋅的正規臨床試驗,均證明補充鋅對於治療COVID-19有實質且顯著效果,已非屬於學理推測的範疇。對於成年人而言,如感染COVID-19而過度消耗鋅,造成的後果甚至包含影響生殖能力,因此不可疏忽,應於療程中額外補充鋅才是上策。對於兒童而言,甘胺酸鋅所顯示的治療兒童COVID-19之臨床效果,亦值得廣為推廣,用以保護脆弱且疫苗保護力不足的兒童族群,免於重症的危害。
參考文獻:
Could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act as therapeutic adjuvants in COVID-19? Giorgio Costagliola, Erika Spada, Pasquale Comberiati and Diego G. Peroni. 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1) 47:32.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Zinc Supplementation on COVID-19 Pathogenesis. Inga Wessels, Benjamin Rolles and Lothar Rink.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July 2020, Volume 11.
Ramya Sethuram & David Bai & Husam M. Abu-Soud. Potential Role of Zinc in the COVID-19 Disease Process and its Probable Impact on Reproduction. Reproductive Sciences (2022) 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