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是少數可以讓醫生有自信安慰病人「存活率高,預後良好」的癌症,一般癌症存活率多以5年為期計算,甲狀腺癌則是10年起跳。甲狀腺癌已成為國人第九大癌症,女性的第四大癌症。
甲狀腺是男女都有的內分泌腺體,但女性甲狀腺癌與淋巴癌的發生率約為男性的3倍,高峯期是35-55歲,但是各個年齡層皆可以發生。而甲狀腺癌發生的年齡層和乳癌一樣都在年輕化;除了基因、遺傳等體質,其他仍是原因不明,壓力情緒也是可能的誘發因子,也因此,甲狀腺癌跟乳癌、子宮頸癌一樣,有「女性癌症」之稱。
幸好大多數人罹患的甲狀腺癌,只要妥善接受醫師的治療,並持續追蹤,多能持續享受人生,相比其他的癌症有顯著的差異。不過甲狀腺癌通常不會出現甲狀腺異常,所以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見是脖子有異常腫塊或疼痛、聲音沙啞或持續咳嗽的異常。但如果過去有橋本式甲狀腺炎病史,甲狀腺突然迅速腫大,而周圍佈滿許多的淋巴結,可能移轉發展成淋巴癌。
圖1.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與淋巴癌(Lymphoma)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
生理成因&風險因子
1.遺傳因素:
甲狀腺癌有20%的家族遺傳,甲狀腺乳突癌也可能具遺傳性。
2.低碘飲食:
碘攝取太少,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罹患機率較高。然而,台灣自1961年起,食鹽已全面加碘,故缺碘的情況已相當少見。
3.缺乏鋅、硒:
飲食中缺少鋅、硒等微量元素,可能會使甲狀腺原氨酸脫碘酶的活性降低而罹病。多吃海鮮、堅果類、芝麻、牛奶、動物肝臟類;植物中的洋蔥、番茄、大白菜、蘋果等常見蔬果,即可補充足量的鋅、硒
4.感染:因橋本氏甲狀腺炎、濾過性病毒感染所致。
臨床症狀
- 發現脖子有腫塊或是局部腫大
- 頸部疼痛
- 吞嚥困難、常容易嗆到
- 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
- 呼吸困難
圖2.甲狀腺癌的初期可能症狀-甲狀腺結節
(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甲狀腺外科)
甲狀腺癌的篩檢
目前多數甲狀腺癌的篩檢是利用簡便的超音波檢查,即可早期發現,尤其是觀察到有甲狀腺結節的人,定期做甲狀腺超音波檢查追蹤,就能早期診斷出是否罹患甲狀腺癌。
圖3.甲狀腺癌-使用超音波檢驗,快速又簡便
甲狀腺結節(腫塊)相當常見,9成以上為良性,但仍不能夠輕忽鬆懈,因為甲狀腺癌隨時可能出現,尤其在20多歲至40歲的年輕族群,60歲過後是另一個罹癌的高峰。甲狀腺癌必須與良性的甲狀腺結節做區分,超音波檢查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圖4.甲狀腺癌的分類
甲狀腺癌的治療方式
1.手術:
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最主要的方式。手術後方可確立腫瘤的型態和病理診斷,並可作為隨後的依據。手術包括甲狀腺切除術和頸部淋巴結廓清術。目前手術可以傳統手術、內視鏡手術、達文西手術。接受甲狀腺全切除的病患必須終身服用甲狀腺素。
2.放射性碘(I-131)治療:
利用甲狀腺癌細胞可以攝取碘的特性,以放射線來殺殺死甲狀腺癌細胞。一班安排在手術4~12週施行,作為輔助性治療。在安排放射碘治療的前兩週,需先採取「低碘飲食」,並且搭配人工合成甲狀腺促素或者停用甲狀腺素4週,再進行放射碘的掃描和治療。
3.甲狀腺促素 (TSH) 抑制治療:
利用較高劑量的甲状腺素(levothyroxin)來抑制甲狀腺癌的生長或復發。
4.體外放射線治療:
主要用來治療未分化癌,因為未分化癌對放射碘治療幾乎沒有反應,也可用來治療無法手術完全清除的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的患者。
5.化學藥物治療:
對甲狀腺癌的治療效果有限,多用於對其他種治療方法沒有作用,而腫瘤繼續進展時的治療。
6.標靶治療:
蕾莎瓦(Nexar)和樂衛瑪(Lenvima),用來治療放射性碘治療無效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進行性分化型甲狀腺癌。
圖5.甲狀腺癌最新治療策略:手術後服用放射性碘-131或是標靶藥物,可大幅降低再復發風險;但可能須終生服用甲狀腺素,來抑制癌症再次復發。
參考資料
1.國泰綜合醫院-外科衛教文章
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category.asp?category_id=1983
2.甲狀腺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9%B3%E7%99%8C
3.台灣癌症基金會-甲狀腺癌
https://www.canceraway.org.tw/cancerinfo.asp?id=ACF3F741-024F-425C-B3C4-9C4F83F3A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