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克-FAAC
  • home
  • 飛克FAAC
    • 什麼是飛克(FAAC)?
      • 文獻上的飛克(FAAC)-001
      • 免疫療法的新視野–殺手細胞活化抗癌法
    • 飛克應用
      • 飛克FAAC功能與應用
      • 飛克(FAAC)在癌症上有何用途?
      • 飛克(FAAC)如何延緩癌腫瘤增生、惡化?
      • 飛克FAAC如何抑制癌細胞移轉?
      • 失智症和飛克FAAC
    • 飛克相關科學研究
      • 飛克FAAC-在抗腫瘤生長之輔助治療應用
      • 「亞鐵胺基酸螯合物」研究取得豐碩研究成果
      • 飛克(FAAC)發展抑制血管新生、降低癌症乳酸、移動蛋白(MMP、TIMP)和降低癌症轉移之新型保健品應用,接受醫藥媒體採訪 2020/11/01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飛克FAAC用於提升鈣吸收以及治療骨質疏鬆之應用
      • 飛克FAAC於治療肝功能異常之應用
      • 飛克FAAC在改善糖尿病之應用
  • 健康專欄
    • 飛克FAAC螯合鋅
      • 幸福抗疫鋅生活
      • 鋅與精蟲活力–大有關係
      • 肌膚抗衰老的神奇礦物質–鋅
      • 「螯合鋅+複合維生素補充劑」對學齡兒童的身高成長有極佳幫助
      • 螯合鋅補充劑減少肺炎兒童住院治療
      • 女性補「鋅」也很重要~改善掉髮、每月順事幫大忙
      • 新一代胺基酸螯合鋅,大幅提高吸收率成為市場主流
      • 鋅,改善男性戰鬥力小幫手
      • 穩定糖尿病,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補充「鋅」
      • 攝護腺保養「鋅」知識,讓你下半生都開心
    • 飛克FAAC螯合鐵
      • 奈米鐵載體大幅提升順鉑療效,展現優異抗癌新應用組合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亞鐵和鐵離子在癌症增生、侵襲和轉移的抗癌進展-世界自然科學新聞
      • 飛克FAAC用改善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之應用
      • 元氣大補「鐵」-提升免疫力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鐵質補充對促進睪固酮生合成、精子生成與生殖能力提升有顯著助益
    • 飛克FAAC螯合鈣
      • 骨質疏鬆 Osteoporosis
      • 飛克FAAC用於提升鈣吸收以及治療骨質疏鬆之應用
      • 「補鈣達人」五大重點一次抓
      • 年輕人該補鈣嗎?「存骨本」年輕就該開始
    • 「精胺酸+聯合補充劑」對勃起功能障礙(ED)的有效應用
  • 關於癌症
    • 癌
      • 癌症乳酸促腫瘤惡化重磅證據
    • 肺癌
      • 肺癌 Lung cancer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肝癌
      • 肝癌 Liver cancer
    • 大腸直腸癌
      • 大腸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 胰臟癌
      • 飛克(FAAC)與健澤(Gemcitabine)搭配在胰臟癌晚期治療之實證
    • 白血病(血癌)
      • 白血病 Leukemia
    • 前列腺癌
      • 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 口腔癌
      • 口腔癌 Oral Cancer
    • 卵巢癌 / 子宮頸癌
      • 子宮頸癌/卵巢癌 Cervical cancer / Ovary Cancer
    • 淋巴癌 / 甲狀腺癌
      • 甲狀腺癌/淋巴癌 Thyroid Cancer/Lymphoma
    • 胃癌 / 食道癌
      • 胃癌 / 食道癌 Stomach cancer / Esophageal Cancer
    • 乳癌
      • 乳癌 Breast Cancer
  • 失智症
    • 阿茲海默症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失智症和飛克FAAC
      • 我記不起昨天,也似乎到不了明天–失智症
    • 帕金森氏症
      •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小腦萎縮與其他神經病變
      • 小腦萎縮症 Spinocerebellar Atrophy
  • 自體免疫
    • 自體免疫
      • 飛克FAAC用改善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之應用
    • 僵直性脊椎炎
      • 僵直性脊椎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 紅斑性狼瘡
      • 紅斑性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 類風溼性關節炎
      • 類風溼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 其他
    • 肝臟病變
    • 飛克FAAC於治療肝功能異常之應用
    • 飛克FAAC在改善糖尿病之應用
    • 飛克FAAC應用於改善動物皮膚搔癢症與退化性關節炎相關研究
  • About ME
Top Posts
什麼是飛克(FAAC)?
銀髮族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懷孕期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補充硒與鋅改善白內障之潛力
補充鋅改善脫髮疾病之潛力
補充鎂改善高尿酸與痛風之潛力
補充鋅改善前列腺疾病之潛力
補充鎂改善腎性骨病變之潛力
補充鎂改善腸道健康與情緒
補充鋅與鎂改善宿醉、酒精依賴、酒精戒斷症...
補充鋅改善牙周病之潛力
飛克-FAAC
  • home
  • 飛克FAAC
    • 什麼是飛克(FAAC)?
      • 文獻上的飛克(FAAC)-001
      • 免疫療法的新視野–殺手細胞活化抗癌法
    • 飛克應用
      • 飛克FAAC功能與應用
      • 飛克(FAAC)在癌症上有何用途?
      • 飛克(FAAC)如何延緩癌腫瘤增生、惡化?
      • 飛克FAAC如何抑制癌細胞移轉?
      • 失智症和飛克FAAC
    • 飛克相關科學研究
      • 飛克FAAC-在抗腫瘤生長之輔助治療應用
      • 「亞鐵胺基酸螯合物」研究取得豐碩研究成果
      • 飛克(FAAC)發展抑制血管新生、降低癌症乳酸、移動蛋白(MMP、TIMP)和降低癌症轉移之新型保健品應用,接受醫藥媒體採訪 2020/11/01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飛克FAAC用於提升鈣吸收以及治療骨質疏鬆之應用
      • 飛克FAAC於治療肝功能異常之應用
      • 飛克FAAC在改善糖尿病之應用
  • 健康專欄
    • 飛克FAAC螯合鋅
      • 幸福抗疫鋅生活
      • 鋅與精蟲活力–大有關係
      • 肌膚抗衰老的神奇礦物質–鋅
      • 「螯合鋅+複合維生素補充劑」對學齡兒童的身高成長有極佳幫助
      • 螯合鋅補充劑減少肺炎兒童住院治療
      • 女性補「鋅」也很重要~改善掉髮、每月順事幫大忙
      • 新一代胺基酸螯合鋅,大幅提高吸收率成為市場主流
      • 鋅,改善男性戰鬥力小幫手
      • 穩定糖尿病,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補充「鋅」
      • 攝護腺保養「鋅」知識,讓你下半生都開心
    • 飛克FAAC螯合鐵
      • 奈米鐵載體大幅提升順鉑療效,展現優異抗癌新應用組合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亞鐵和鐵離子在癌症增生、侵襲和轉移的抗癌進展-世界自然科學新聞
      • 飛克FAAC用改善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之應用
      • 元氣大補「鐵」-提升免疫力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鐵質補充對促進睪固酮生合成、精子生成與生殖能力提升有顯著助益
    • 飛克FAAC螯合鈣
      • 骨質疏鬆 Osteoporosis
      • 飛克FAAC用於提升鈣吸收以及治療骨質疏鬆之應用
      • 「補鈣達人」五大重點一次抓
      • 年輕人該補鈣嗎?「存骨本」年輕就該開始
    • 「精胺酸+聯合補充劑」對勃起功能障礙(ED)的有效應用
  • 關於癌症
    • 癌
      • 癌症乳酸促腫瘤惡化重磅證據
    • 肺癌
      • 肺癌 Lung cancer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肝癌
      • 肝癌 Liver cancer
    • 大腸直腸癌
      • 大腸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 胰臟癌
      • 飛克(FAAC)與健澤(Gemcitabine)搭配在胰臟癌晚期治療之實證
    • 白血病(血癌)
      • 白血病 Leukemia
    • 前列腺癌
      • 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 口腔癌
      • 口腔癌 Oral Cancer
    • 卵巢癌 / 子宮頸癌
      • 子宮頸癌/卵巢癌 Cervical cancer / Ovary Cancer
    • 淋巴癌 / 甲狀腺癌
      • 甲狀腺癌/淋巴癌 Thyroid Cancer/Lymphoma
    • 胃癌 / 食道癌
      • 胃癌 / 食道癌 Stomach cancer / Esophageal Cancer
    • 乳癌
      • 乳癌 Breast Cancer
  • 失智症
    • 阿茲海默症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失智症和飛克FAAC
      • 我記不起昨天,也似乎到不了明天–失智症
    • 帕金森氏症
      •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小腦萎縮與其他神經病變
      • 小腦萎縮症 Spinocerebellar Atrophy
  • 自體免疫
    • 自體免疫
      • 飛克FAAC用改善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之應用
    • 僵直性脊椎炎
      • 僵直性脊椎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 紅斑性狼瘡
      • 紅斑性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 類風溼性關節炎
      • 類風溼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 其他
    • 肝臟病變
    • 飛克FAAC於治療肝功能異常之應用
    • 飛克FAAC在改善糖尿病之應用
    • 飛克FAAC應用於改善動物皮膚搔癢症與退化性關節炎相關研究
  • About ME

分類

Tag:

癌症

FAAC飛克論壇
飛克FAAC飛克應用健康專欄關於癌症

飛克FAAC如何抑制癌細胞移轉?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2-09-02

癌細胞的轉移一直是令人害怕、棘手的問題。當細胞基因突變發生癌化,通常會以癌化器官位置稱呼癌症名稱(例如乳房的乳癌、肺部的肺癌)。而由原發位置器官的癌細胞,移轉到其他器官,就叫做轉移。不同於癌症復發,在原本罹癌的器官,經過治療復原後,又再重新生長,稱為復發,這是另外問題,其他位置再來討論。(也有其他狀況,例如多重癌症)

舉例來說,當大腸癌的細胞移轉到肝臟,我們不會稱為肝癌,而是稱為大腸癌的移轉。

2019年諾貝爾生醫獎塞門薩、雷克里夫及凱林三位學者,發現細胞氧氣濃度變化的機制,明確揭示「缺氧」、「乳酸堆積」會導致癌症移轉。細胞需要氧氣才能進行代謝及呼吸作用產生能量(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而癌細胞需要大量的養分,就會有大量氧氣需求,導致缺氧;一旦細胞缺氧,就會進行沒效率的無氧呼吸來補足養分缺口,無氧呼吸就會導致大量乳酸堆積,「乳酸堆積」就是癌細胞間質化的關鍵因素之一。

這樣的說明有點複雜,我們將機轉簡化為下面的表格:

簡單來說,癌細胞需要大量養分和氧氣,就會催促人體因應機制,來進行「血管增生 (angiogenesis)」 及「紅血球生成(erythropoiesis)」,這些反應包括增加調節血管張力(vascular tone)、改變細胞生長及凋亡 (apoptosis) 來降低養分和氧氣消耗。當這些自然機制都無法阻止癌細胞對營養需索無度,為了要大量提供養分給癌細胞,細胞呼吸的氧氣就會不足,開始轉化為細胞「無氧呼吸 (anaerobic respiration)」,並開始體內乳酸堆積。

  • 癌細胞大量需求養分和發炎反應,嚴重的蛋白質與熱量流失,使體重下降、營養不良。
  • 癌細胞獲得能量是糖的無氧酵解「無氧呼吸」,會產生乳酸堆積,造成癌細胞間質化、癌因性疲勞(CRF)(癌症惡病質)
  • 間質化癌細胞可以穿出皮層,藉由血管、淋巴管,轉移到遠端器官
  • 轉移到遠端器官的間質化癌細胞,恢復再生分裂能力,快速增生長大成為另一個惡性腫瘤

癌細胞快速成長,就會增生血管、缺氧、乳酸堆積。而缺氧、乳酸堆積就是導致癌細胞間質化重要因子。

一旦間質化癌細胞產生,就會觸發癌細胞移轉到其他器官的條件,出現原位癌移轉的機會。

飛克FAAC臨床實證可以降低癌症乳酸堆積、抑制血管增生、降低癌症移轉。

飛克FAAC在低濃度(10~25(μg/ml))時,即可有效降低腫瘤產生的乳酸堆積量

參考文獻

  • 藥學雜誌 第121冊 第30卷 第4期 Dec. 31 2014 癌因性疲憊症治療新趨勢
  • Yeh ET et al. An examination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through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in a sample of cancer patients in Taiwan. BMC Cancer. 2011 Sep 6;11:387
  • Bower JE. Cancer-related fatigue–mechanisms,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s. Nat Rev Clin Oncol 2014; 11:597-609.
  • Saligan LN et al. The biology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upport Care Cancer 2015;23:2461-78.
  • Wang XS & Woodruff JF. Cancer-related and treatmentrelated fatigue. Gynecol Oncol 2015; 136:446-52.
  • “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
2022-09-02 2 留言
14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FAAC和癌症
什麼是飛克飛克FAAC飛克應用關於癌症飛克相關科學研究

飛克(FAAC)在癌症上有何用途?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2-08-22

飛克(FAAC)近年在醫學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各類型的研究和新發現不斷問世。

尤其在對抗癌症方面的表現,飛克(FAAC)可以說是一騎絕塵,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焦點;整理各國與癌症相關飛克(FAAC)的功效論文與專利發表,就多達數十種,其他非癌症的醫療用途,更是不計其數。

經實驗室多年反覆驗證,以特殊螯合製程生產的飛克(FAAC),在醫學上已證實具有以下作用。

  • 抑制癌細胞增生、長大。
  • 預防癌症轉移、降低復發。
  • 有效緩解化療、放療時不適感(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無力沒有食慾),保持體力增加免疫力,面對挑戰。
  • 改善癌因性貧血,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氧、迅速恢復體力
  • 可同時搭配一般癌症療程不衝突,加強治療效果。
2022-08-22 4 留言
1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FAAC02
飛克FAAC螯合鐵飛克FAAC飛克應用關於癌症飛克相關科學研究

飛克(FAAC)如何延緩癌腫瘤增生、惡化?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2-08-18

癌腫瘤要生長、擴張和移轉,都需要血管輸送大量養分與氧氣支持,癌腫瘤也會不斷發出訊號索取新增血管,提供足夠的養分和氧氣,切斷癌腫瘤向身體索取新增血管訊號的機制,就是目前抗癌重要機制。

飛克(FAAC)獲得抑制血管新生多國專利,切斷腫瘤周邊血管增生的訊號,讓腫瘤無法補給養份,腫瘤就長不大。

癌腫瘤惡化要開始侵襲、浸潤擴張週邊正常細胞時,需要「移動蛋白(MMP、TIMP)」,飛克(FAAC)可抑制移動蛋白(MMP、TIMP),阻止癌細胞擴張,砍斷癌症轉移能力的腿。

藉由切斷補給、限制移動的雙重策略,阻止癌腫瘤增生、惡化,再配合醫師規劃的化療或電療療程,爭取最大機會。

繼續閱讀
2022-08-18 6 留言
1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癌症乳酸促腫瘤惡化
飛克FAAC健康專欄關於癌症

癌症乳酸促腫瘤惡化重磅證據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2-29

癌細胞增大過程中,會分泌更多乳酸。這些乳酸會刺激癌細胞周圍的「間質細胞」,使其表現出更多生長因子,增強癌細胞抵擋標靶藥物毒殺的能力,這使癌細胞對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

義大利Candiolo癌症研究院(Candiolo Cancer Institute)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長期培養於含抗癌「標靶藥物」的培養液中,會產生更多乳酸。這些乳酸會刺激癌細胞周圍的「間質細胞」,使其表現出更多生長因子,增強癌細胞抵擋標靶藥物毒殺的能力,這使癌細胞對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他們也在動物實驗證明,以藥物抑制癌細胞分泌乳酸,可削減癌細胞的抗藥性。研究已於 2018年8 月刊登於指標性科學期刊《細胞新陳代謝》(Cell Metabolism)。

癌細胞對標靶藥物的「抗藥性」(Drug resistance)

有部分癌症病患已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治療,且治療初期都能有效控制住病情,副作用也較小。但無可避免地,腫瘤或快或慢大多數都會產生抗藥性而導致癌症復發。有些幸運的病患能接受下一代標靶藥物治療繼續控制病情,但其他病患只能回到使用傳統化療藥物。
早期研究癌細胞如何產生抗藥性的結果顯示,當標靶藥物將具有目標突變蛋白的癌細胞消滅時,那些也存在於腫瘤中、但不帶有此突變的癌細胞可趁機竄起。換句話說,標靶藥物造成的「生存壓力」加速癌細胞「演化」,篩選出具抗藥性的癌細胞。

快速生長的癌細胞產生大量乳酸,讓癌細胞對抗癌藥產生抗藥性、同時促發癌細胞轉移

快速生長的癌細胞產生大量乳酸,讓癌細胞對抗癌藥產生抗藥性、同時促發癌細胞轉移

圖1.快速生長的癌細胞產生大量乳酸,讓癌細胞對抗癌藥產生抗藥性、同時促發癌細胞轉移

「細胞非自主性抗藥性」(Non-cell autonomous drug resistance)

Simona Corso 博士本次研究最初時,對長了腫瘤的小鼠持續注射標靶藥物(JNJ-605),起初腫瘤會縮小,但一段時間後抗藥性產生了,腫瘤又再度復發。有趣的是,當他們分離出腫瘤內的癌細胞後,卻發現這些細胞大多數仍然會被標靶藥物毒殺,再將這些癌細胞接種到小鼠體內後,它們又會形成具抗藥性的腫瘤;再次分離這些抗藥腫瘤的癌細胞,卻又被標靶藥物毒殺了。面對這樣看似不合理的結果,您可能會懷疑是否研究人員的實驗過程出了差錯,甚至應該放棄研究方向,但 Simona Corso 博士則基於上述的實驗結果,抽絲剝繭慢慢理出頭緒。

其實近年來已有一些研究發現,除了癌細胞「本身」變化以外,它們與周圍的間質細胞(stromal cell)的互動也對癌細胞的抗藥性有影響力。當這些間質細胞分泌更多生長因子,活化癌細胞內的訊息傳遞時,有可能提供癌細胞抵抗標靶藥物的能力。然而究竟是什麼因素促使間質細胞生產更多生長因子?之前的科學家並不清楚。

Corso 博士決定將注意力轉向腫瘤內的間質細胞。當他們分離出抗藥腫瘤內的間質細胞(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 簡稱 CAF),並與癌細胞一起培養時,有了令人振奮的發現!此時癌細胞的抗藥性大大提高,證明了腫瘤的抗藥性是來自這些間質細胞的變化。他們也發現這些間質細胞分泌的大量生長因子 HGF,就是幫助癌細胞對抗標靶藥物的關鍵。

癌細胞本身有何變化

雖然抗藥性腫瘤分離出的癌細胞本身不具抗藥性,但研究團隊注意到它們的新陳代謝已發生明顯變化。這些癌細胞一些與葡萄糖代謝相關的基因(HK2、Glut1、MCT4 等)表現量都增高了,且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原本不具抗藥性的癌細胞高出一倍,分泌的乳酸也多出一倍。當他們測試乳酸如何影響 CAF 時發現,它會使 CAF 表現更多生長因子 HGF。這些發現勾勒出,為什麼癌細胞單獨時無法呈現抗藥性,只有與 CAF 共同培養時才有抗藥性。

新發現的抗癌契機

上述發現直指乳酸是促成這些癌細胞演化出抗藥性的關鍵,因此研究團隊測試了多種抑制乳酸作用的藥物對腫瘤產生抗藥性的影響。以小鼠進行的實驗結果顯示,無論使用抑制癌細胞產生乳酸的藥物(NHI-Glc-2)或抑制 CAF 吸收乳酸的藥物(AZD3965),都能有效阻絕腫瘤出現對標靶藥物的抗藥性!

已有許多研究證據指出,腫瘤內的乳酸是促進癌症惡化的關鍵之一,乳酸能增進癌細胞轉移能力及產生對化療藥物的抗藥性等。本次研究則發現標靶藥物,會使小鼠身上的癌細胞新陳代謝發生變化,分泌更多乳酸而產生抗藥性。這些發現顯示,運用抑制腫瘤乳酸新陳代謝的藥物來輔助標靶藥物治療癌症,有可能減少抗藥性產生,非常值得以臨床試驗評估可行性。

參考資料:
1. Increased Lactate Secretion by Cancer Cells Sustains Non-cell-autonomous Adaptive Resistance to MET and EGFR Targeted Therapies (doi: 10.1016/j.cmet.2018.08.006.)
Cell Metab. 2018 Dec 4;28(6):848-865.e6. Epub 2018 Aug 30.

2021-12-29 0 留言
2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口腔癌 Oral Cancer
飛克FAAC口腔癌健康專欄

口腔癌 Oral Cancer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0-25

在各種癌症當中,口腔癌及皮膚癌應該是最容易也最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獲得痊癒的癌症。口腔癌絕大部分是由口腔黏膜上皮細胞惡化所形成的腫瘤,少部分是由小唾液腺體惡化所形成的腺癌。臺灣地區之口腔癌以頰黏膜癌和舌癌佔大多數。 口腔癌好發年齡在四十至六十歲之間 ,且以男性居多。

生理成因&風險因子

口腔癌的發生成因:主要與長期嚼檳榔、抽煙、喝酒等多重因素疊加下所產生,初期是口腔白斑或紅斑,在疏於照護且無法戒除成癮物質的狀況下,進一步惡化成口腔癌,口腔癌可能發生在不同位置、同時出現多處腫瘤。

 

臨床症狀

口腔癌若能早期發現 ,治療效果好且說話或飲食幾乎沒有影響。口腔黏膜表面顏色有變化時應特別加以注意,正常的口腔黏膜經長期致癌因素的慢性刺激之後,會先呈現”癌前期病變”,常見的癌前期病變包括口腔黏膜白斑症及口腔黏膜紅斑症。口腔黏膜白斑症是因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如吸煙、嚼檳榔、喝酒 或假牙裝置不當等因素皆有可能會引起 ,以 下是口腔癌常見症狀:

  1. 唇或口腔內部或周圍出現不易癒合的潰瘍。不明原因之腫脹或硬塊
  2. 口腔內部發現白色或紅色脫屑的斑塊
  3. 超過二星期的口腔部位麻木或疼痛。
  4. 口腔內不明原因的出血,反覆發生。

 

口腔癌症狀

口腔癌症狀

圖1口腔癌症狀

 

口腔癌篩檢 (口腔黏膜檢查)

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 民眾可持健保卡(18至未滿30歲原住民請多備戶口名簿)至健保特約具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檢查。(網頁請見參考資料1)

 

免費口腔癌篩檢

免費口腔癌篩檢

圖2健保特約之牙醫、耳鼻喉科診所,每兩年可進行一次的免費口腔癌篩檢服務

 

口腔癌的分期&治療方式

口腔癌之治療方式分為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若是早中期(一~三期),僅先用放化療治療後,再進一步切除腫瘤部位、或是將淋巴結清廓即可,五年內存活率>60%以上;但若晚期,因容易遠端轉移,不易防止復發,手術後五年內存活率驟降到<20%。

 

口腔癌的分期與治療

口腔癌的分期與治療

圖3.口腔癌的分期&治療方式

 

口腔癌治療率

口腔癌治療率

圖4. 口腔癌治療率與五年存活率(節錄自永齡健康基金會衛教簡介)

 

參考資料

1.國民健康署-口腔癌篩檢防治簡介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22&pid=1139

2.認識口腔癌,香山衛生所衛教手冊
https://www.slideserve.com/akeem-hardin/5926572

3.永齡健康基金會-口腔癌防治宣導
https://medinsight.ylhealth.org/publication/58

2021-10-25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乳癌Breast Cancer
飛克FAAC健康專欄乳癌

乳癌 Breast Cancer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0-25

目前乳癌發生率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死亡率則為第四位。然而隨著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西化的改變,台灣乳癌好發年齡約比歐美國家年輕十歲,據衛生署最新報告顯示,台灣乳癌發生率為每10萬人中有52.8人,高居亞洲第二。統計顯示透過篩檢發現的個案,早期所佔的比率較高;且經過適當的治療5年存活率第零期為97.5%、第一期為95.6%,早期發現乳癌病灶,大多不用化學治療,五年存活率超過97%,大大降低死亡率!

生理成因&風險因子

目前乳癌發生率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死亡率則為第四位。然而隨著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西化的改變,台灣乳癌患者一方面平均年齡逐漸年長,但另一方面仍有不少年輕患者,好發年齡約比歐美國家年輕十歲。統計顯示透過篩檢發現的個案,早期所佔的比率較高;且經過適當的治療5年存活率第零期為97.5%、第一期為95.6%,因此國人仍需共同努力宣導乳癌防治的觀念,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臨床症狀
部分乳癌初期沒有症狀,也不會疼痛,多半的乳癌症人都是在觸摸到乳房腫塊後才發現。

  1. 乳房有腫塊但不會感覺疼痛:雖然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良性(90%),但一般人無法判別是良性的乳房纖維囊腫、水泡、乳腺發炎,或是惡性的腫瘤。尤其等到已經能摸出來腫塊時,幾乎都已經大於2公分。纖維囊腫,通常觸摸時會有點痛,感覺像是增厚的乳腺組織有顆粒狀。纖維腺瘤則多以邊緣明顯且可以自由移動的腫塊來表現。若摸到不痛的腫塊,而且在月經後仍持續存在,或者是在腋下發現硬塊,無論大小都必須特別留意並盡快就醫。
  2. 乳頭出現異樣分泌物:乳頭出現分泌物,特別是透明或帶血的分泌物就需要高度警覺,尤其是持續發生、且只發生在單側乳房時。
  3. 乳房有局部或全面性凹陷:後天的單側乳頭凹陷,這是因為腫瘤長在靠近乳頭的位置,使得乳頭向內牽引,而出現凹陷。
  4. 乳房皮膚紅腫或潰爛:當乳癌的硬塊接近皮膚表面,表皮層會受到牽引,導致出現凹陷或凸出;或者是當移動雙臂時,腫塊上的皮膚好像是黏著在腫塊上;或者乳房的皮膚質地改變,如毛孔變大(類似橘子表皮一樣的變化);或者變得堅硬、緊繃、顏色出現改變時,乳頭長久濕疹或潰爛等都是不正常的現象。
    5.腋下淋巴腺紅腫。
  5. 在乳房附近或腋下的區域有腫塊或變厚。
  6. 乳房大小或形狀改變:當一向對稱的乳房卻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無法解釋的一側或雙邊乳房大小改變,或者新發現乳房不對稱時,就應該提高警覺。
  7. 乳房、乳暈或乳頭有顏色或皮膚感覺的改變、或長期不明原因的皮疹。

乳癌早期症狀

乳癌早期症狀

圖1.乳癌早期症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乳癌)

乳癌的篩檢

乳癌的篩檢

乳癌的篩檢

圖2. 衛福部建議各年齡層女性,定期進行乳癌篩檢項目

政府有提供兩年一次的「乳癌篩檢服務」,補助45-69歲婦女2年一次乳房攝影檢查,若有問題可洽衛生福利部、地方衛生局或下方參考資料1網頁查詢,至全國各地健保特約乳房攝影醫療機構檢查。

乳房原位癌是一種非侵犯性乳癌,或稱為乳管內乳癌,它是一種癌細胞仍僅限於 乳管內增生,而未侵犯基底膜的狀態。它是一種第零期乳癌,因仍在原位,不會轉移,所以預後很好。在台灣每年約有近七百位新增病例被診斷出來。約佔侵犯性乳癌的十分之一。但隨著乳房攝影篩檢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乳房原位癌被發現,在接受乳房攝影篩檢而發現的乳癌中甚至有近四成為原位癌,乳房原位癌如果不治療,百分之四十的病人在幾年內就會變成侵犯性乳癌。反之,如果早期發現並早期接受正規治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病人可以治癒,也確實可以大幅降低乳癌死亡率。

乳癌的治療方式

乳癌在所有癌症的治療上,選擇性則相對較多,例如,賀爾蒙治療、化療、標靶藥物治療以及手術與放療,若將乳癌再細分為不同種類,則分為四種,其中,大約六成左右的乳癌,賀爾蒙受體都呈陽性,換句話說,大多數的乳癌患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醫師評估後,甚至不用接受化療,就可透過手術與賀爾蒙療法將乳癌抑制住,後續治療就如同回家吃「感冒藥」一般,顯見乳癌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乳癌的分類與治療方式

乳癌的分類與治療方式

圖3.乳癌的分類與治療方式

HER2陽性乳癌的特性與最新治療方式

HER2陽性屬於較惡性、再復發率較高的一種乳癌,因為當HER2基因過度表現,癌細胞不僅分裂能力強,對部份治療藥物也較容易有抗藥性,使得病患即使完成手術治療,仍有較高的機會復發或轉移。
在過去的觀念裡,在發現乳癌時就想盡快把腫瘤切除,即使是HER2陽性的乳癌,也是先手術切除腫瘤,再進行術後輔助治療。但目前累積的研究報告顯示,於手術前做藥物輔助治療,比起手術後做藥物治療會讓患者有更好的存活率。
因此針對HER2陽性乳癌,新的治療指引建議可以改變治療順序,不一定要急著開刀,可考慮先給予單標靶或雙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將腫瘤縮小,即所謂「術前標靶輔助療法」。如此一來,可以先降低腫瘤期別,再進行手術,能夠提高保留乳房的機會,術後再接續單標靶或雙標靶藥物打滿18個療程,或改變標靶藥物,可顯著降低復發風險。

HER2乳癌最新治療策略

HER2乳癌最新治療策略

圖4.HER2乳癌最新治療策略:先化療→再手術,可降低再復發風險

參考資料

1.乳癌相關檢驗核可醫事機構名單及表單-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https://www.google.com/url?client=internal-element-cse&cx=016825398872024471364:zdjchvjzvic&q=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3Fnodeid%3D47%26pid%3D1093&sa=U&ved=2ahUKEwitw9CytJTzAhXExIsBHbzpC7oQFnoECAIQAQ&usg=AOvVaw3NmQ1bD1k4QnagTN7EVOzw
2.乳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9%B3%E7%99%8C

3.台灣癌症基金會
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532

2021-10-25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白血病 Leukemia
飛克FAAC健康專欄關於癌症白血病(血癌)

白血病 Leukemia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0-20

白血病 (Leukemia),又俗稱血癌。

生理成因

白血病,又稱血癌,它通常發病於骨髓,造成不正常白血球的大量增生。這些異常增加的白血球都尚未發育完成,稱之為芽細胞或白血病細胞。
白血病致癌病因包括:基因突變(如唐氏症)、暴露於有放射線污染的環境(如車諾比爾核爆意外)、病毒感染(如第一型人類T淋巴球細胞性病毒HTLV-I)、化學物品的刺激(如有機苯的接觸),以及體質的因素(癌基因的表現型)等。

 

白血病 Leukemia

白血病 Leukemia

圖1.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增生大量突變/未成熟的白血球

 

生理症狀

症狀可能包含:出血與瘀斑、疲倦以及感染風險增加。且大量未成熟的白血球增生,也占據了其他種類血球生成的資源,因而其他血球量銳減而造成各種不同的併發症,如紅血球降低-貧血缺氧症狀、血小板降低-出血傷口不易止血或容易出現瘀青斑塊。
且由於血液系統是屬於全身性,所以血癌一發病就是全身性疾病,跟一般癌症有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的進程不同;因為發病快速,病人可能上一刻還好好的,下一刻就出血、昏倒,甚至在幾個月內就可能過世,以往都把血癌視為「不可治癒」,也因為高額的化療、新藥費用,很多人寧可放棄治療。

 

篩檢方式

診斷通常建立在多次的全血細胞計數檢查並視症狀安排骨髓檢查。某些情況下某些種類的白血病需要淋巴結切片。有時候血液檢查不能發現病患已經患有白血病,尤其是在疾病早期或是緩解期。

白血病 Leukemia

白血病 Leukemia 分類

圖2.白血病以急慢性程度、主要血球變異來源,可分為四種分類

 

治療方式

治療按不同類型有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部分急性期的高風險患者,則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最近幾年異體移殖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的技術成熟,也為許多白血病患者帶來希望。

 

白血病 Leukemia 治療

白血病 Leukemia 治療

圖3. 異體移殖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已成為目前最主要的治療主流,佔9成以上

 

1.骨髓移植
化療對血癌的療效比其他癌症來得好,但主要是在18歲以下孩童及青少年,成人化療不容易把細胞殺乾淨,所以一般都會建議要「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可以分為異體、自體移植,異體移植通常以兄弟姐妹為首的親屬為優先(有1/4機率會通過HLA檢測),自體移植則是在化療後,先抽取病患健康的骨髓冷凍,再等待時機進行移植。

2.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
自從發展「周邊造血幹細胞」的移植手術之後,台灣約9成採取這種方式,但許多人的概念還停留在「抽骨髓」,也造成推廣不利、捐贈困難。
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利用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讓捐贈者的造血幹細胞能夠從骨髓釋放到末梢血管,透過「血液透析」的方式,從一隻手抽血,透過機器將幹細胞分離出來,再將血液從另一隻手流回捐贈者身上。由於這個做法跟分離式捐血類似,只是過程需要6~8小時,但仍大大降低捐贈風險。
根據慈濟捐贈資料庫顯示,20年來,捐贈者在周邊造血幹細胞捐贈的疼痛較少,身體恢復較快,也不會有麻醉危險的問題。但偶而會有副作用,如脾臟腫大、虹膜炎、痛風、過敏性休克、心律不整、血栓,機率不到1%,比較多的問題是在骨頭及肌肉痠痛,此外沒有太大的問題或死亡案例。 另外,捐贈者會擔心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會增加癌症發生率,但證據顯示,白血球生長激素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癌症發生率。對於受贈者來說,周邊血也比傳統的骨髓移植更容易恢復造血功能,康復的機率也大幅增加,感染問題也比較小。

 

白血病 Leukemia 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白血病 Leukemia 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圖4.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流程

 

參考文獻

1.不用再受抽骨髓的痛啦! 「造血幹細胞移植」救血癌 – Heho健康

不用再受抽骨髓的痛啦! 「造血幹細胞移植」救血癌


2.台灣髓緣之友協會演講,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曾若涵( 2018)

2021-10-20 1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飛克FAAC健康專欄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0-20

前列腺癌,又稱攝護腺癌;最常發生於男性的非皮膚惡性腫瘤,死亡率排行第八(3.8%),位居男性癌症死亡排行的第五位。根據我國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2017年前列腺癌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為11.9 人,粗估每年因前列腺癌死亡的男性約為三千人,位居男性癌症死因第七位,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1歲。

 

生理成因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前列腺癌(或稱-攝護腺癌)的罹病人口也隨之增加。前列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大量臨床資料提示與性激素有關。估計是循環中雌激素與雄激素的比例失調,特別是與雄激素的變化有關,老化後雄激素的分泌降低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前列腺癌的成因至今依然不明。但我們已經知道某些會提高患上前列腺癌的潛在因素。
前列腺癌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

  •  年齡:患者以50歲以上的年長男性居多,較少發生在50歲以下的男士身上
  •  家族疾病史:家族中曾有人患上前列腺癌

在其他研究中所提出的風險因素,至今仍未有確切的定論。

 

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圖1. 前列腺癌,癌腫瘤壓迫到尿道

 

生理病徵

前列腺癌於病發早期並無任何病徵,很多患者甚至不會察覺。至於有徵狀患者常見的病徵包括:

  •  小便困難,久久不能排出尿液
  •  小便緩慢或不暢順
  •  小便帶血
  •  下腰背處、盆骨和股部長期痠痛

 

前列腺癌常見的七大症狀

前列腺癌常見的七大症狀

圖2.前列腺癌常見的七大症狀

 

篩檢方式

前列腺癌篩檢有兩種測試,分別為肛門指檢及前列腺特異抗原血檢驗。進行肛門指檢時,醫生會將戴上手套的手指放進病人的直腸中,從而判斷貼近直腸的前列腺是否有異常。
由於肛門指檢只是初步的測試,若醫生在檢驗結果中發現你有任何不正常的現象,便會要求你作進一步的檢查,包括:大腸鏡檢查、前列腺超音波掃描及抽血進行血清學的檢驗。

1.血清學檢驗

(1)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測定
為特異性高、敏感性強的腫瘤標記物,目前認為其診斷價值較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更高。可作為前列腺癌的病理分類、治療前後的監測以及早期診斷等方面的預測指標。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測定
此方法診斷前列腺腫瘤中有轉移者此值可升高,僅局限於前列腺內者則不升高。放射免疫法對PAP的定量測定,提高了早期癌的診斷率,且這種高精度測定方法可監測前列腺癌的病情發展,亦可用於鑑別診斷,如在有骨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有81%的陽性率。

(3)鹼性磷酸酶(AKP)測定
當前列腺癌發生骨轉移時,有90%的患者前列腺鹼性磷酸酶增高,經內分泌治療後,可有一過性增高后隨即下降。

(4)癌胚抗原(CEA)測定
對於前列腺癌的診斷,CEA測定並不優於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但疑有前列腺癌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不增高時,CEA陽性則有一定參考價值。

2. 影像學檢查

(1)大腸鏡檢查。
藉助插入直腸的特製圓形超聲探頭,可描出前列腺的切面而反映出病變的範圍。可測定腫瘤的大小,是否越出包膜,與周圍臟器粘連及轉移情況。

(2)放射性核素掃描檢查。
常用來診斷前列腺癌的骨轉移。用放射性核素99Tc,通過γ攝影可進行全身閃爍掃描。目前放射性核素99Tc掃描是檢查前列腺癌骨轉移的準確方法,對隱性骨轉移特別敏感。

(3)CT與MRI檢查。

CT可以發現前列腺的異常形態,確定前列腺浸潤程度。MRI可以顯示前列腺及周圍組織的病變程度。3.病理學檢查前列腺穿刺活檢前列腺活體組織檢查能提供細胞學診斷依據,對早期前列腺癌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常用方法有:穿刺、抽吸,經尿道和經會陰切開活檢等。前列腺活檢術、經直腸穿刺已成為最常用的方法,其診斷準確率可達80%~95%。經尿道切除鏡活檢適用於前葉的癌、伴有前列腺增生的潛伏性癌和臨床疑有癌而穿刺或抽吸活檢陰性者。

 

前列腺癌檢查

前列腺癌檢查

圖3.前列腺癌檢查

 

前列腺癌的治療方式

主要以荷爾蒙療法為主。

一般來說,轉移性前列腺癌(轉移到骨骼或內臟部位)以荷爾蒙療法為主要治療,即雄激素去除療法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 ,因為前列腺癌細胞要靠雄性素,才能生長或分裂繁殖,去除或壓抑體內的雄性素,則前列腺癌細胞就會萎縮而自然死亡。

  •  早期攝護腺癌:可做手術全切除、放射線治療、積極監控。
  •  中期攝護腺癌:可做放射線治療加上荷爾蒙治療、手術全切除、荷爾蒙治療。
  •  晚期攝護腺癌: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加上化學治療、免疫療法、鐳223放射治療等。

 

參考文獻

1. 前列腺癌的新一代荷爾蒙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學部,廖淑貞藥師(2018)
2. 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s://www.canceraway.org.tw

2021-10-20 1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飛克FAAC
健康專欄關於癌症肺癌

肺癌 Lung cancer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0-14

台灣每年將近有九千人死於肺癌,在癌症死亡原因中,男性及女性皆為第一位(肝癌為第二位)。肺癌的成因雖仍不明,但抽菸、工業金屬廢氣汙染等明顯地可增加肺癌的機率。在先進國家因吸菸人口減少,肺癌發生率已開始下降。反之,在台灣則肺癌發生率仍逐年上升,尤其是肺腺癌。

肺癌是肺部部份細胞產生異常變性,變性的肺部細胞不斷的異常增生、分裂 形成特殊的腫塊,稱為腫瘤。發生於肺、氣管或支氣管的惡性腫瘤稱為肺癌。

FAAC 肺癌Lung cancer

FAAC 肺癌Lung cancer

圖1. 胸部X光(胸片)顯示出肺部腫瘤(箭頭所指處)

 

肺癌之高危險族群

1.吸菸族群
2.有肺癌家族病史者
3.曾經罹患肺結核或其他肺部慢性發炎疾病者
4.長期暴露於致癌環境者( 如金屬業、冶礦業、石綿接觸者,與長期曝露在放射線環境下者)

臨床症狀

肺癌早期症狀和肺炎、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各種肺病非常類似,不易區分。如長期咳嗽、痰中帶血、胸悶、呼吸急促,都需請醫師詳加診治。有些病人會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甚至發燒的現象。更嚴重時,可能有吞嚥困難、呼吸困難、暈眩、聲音沙啞或其他器官轉移後產生的症狀。近年來,因為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使用增加後,沒有症狀的肺癌個案也逐年增加。

肺癌徵狀

肺癌徵狀

圖2.肺癌臨床症狀

 

肺癌的種類與發生的位置

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8%)和非小細胞肺癌(92%),在台灣多數為「非小細胞肺癌」。這個區別對採取不同治療手段有非常重要意義。非小細胞肺癌是通過肺癌手術;而小細胞肺癌常常對化療和放療的反應比較好。
非小細胞肺癌:
1.肺腺癌:好發於女性、或無吸菸者,也是罹患比例最高的類型
2.鱗狀細胞肺癌:吸菸者容易罹患此類型,擴散較慢。
3.大細胞肺癌:生長緩慢,但易轉移至淋巴等其他器官。

肺癌種類及發生位置

肺癌種類及發生位置

圖3.肺癌種類及發生位置

肺癌分期

肺癌分期

肺癌分期

圖4.肺癌分期

 

治療方式

一、手術治療:
原則上第一期、第二期,或部份第三期的患者,均可考慮 15 手術治療。尤其是第一期肺癌患者腫瘤在兩公分以下,沒 有轉移者,採取手術治療,其五年存活率高達七、八成。
二、化學治療:
針對無法進行手術治療的病患,以及第三期、第四期的患者,可以進行化學療法。或是第二期、第三期手術後的輔助治療。
三、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常搭配化學治療,或是手術治療前、後的多元合併治療。也有一部份無法手術的病人,採用放射線治療。
四、標靶治療: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標靶療法為針對特定基因病變所發 展出的新藥物。我國的女性肺腺癌病患近六成有表皮細胞 生長因子接受體(EGFR)的突變,2011年六月健保單位針對此基因突變的病患已開放標靶藥物做為第一線的用藥,此項政策,大大提升了肺癌病患的治癒效果,延長病患存活時間。除了EGFR,另一種與ALK基因突變相關的標 靶治療也已經獲得健保局的給付。事實上,尚有許多其他較少見的基因突變也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效果也不錯。
五、免疫治療:
免疫力差的人比較容易得癌症,頗廣為人所知,增強自 體的免疫力以對抗癌症,也一直是醫界認為應該是有效 的治療方針之一,然而事與願違,一直到最近這幾年 才出現曙光。藉由阻斷PD1/PD-L1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可以使病患的免疫功能恢復,成功的抑制腫瘤,在某些病患身上甚至可以觀察到非常久的療效。許多 研究目前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免疫治療已經正式成為癌症 的治療選項之一。
六、多元治療:
為結合手術以及化療,甚而加上放射線治療,稱之為多元 療法。此種方式,視疾病的期別而定,有時為化療先於手 術,或手術後加上輔佐性化療(以減少病患復發轉移的機會)。根據資料顯示,多元治療可以增加5%~15%的五年存活率。

 

參考資料:
1.財團法人癌症基金會-肺癌大小事
2.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統計

2021-10-14 1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FAAC
飛克FAAC螯合鐵飛克FAAC飛克應用健康專欄關於癌症肺癌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0-12-22

在人類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來調控細胞的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Ferrous glycinate regulates cell energy metabolism and invasiveness via suppression of hypoxia-induced factor in human A549 cells
(台北醫學大學/論文節錄)

實質性腫瘤中的「缺氧微環境」往往會影響腫瘤進程造成化療、放療抗性、及腫瘤轉移,其中 HIF-1α 扮演了重要角色。補充甘胺酸螯合鐵後,透過減少 HIF-1α 的蛋白表現量,改善了 A549(人類非小細胞癌) 細胞上皮細胞間質轉化現象,進而抑制 A549 細胞遷移速率。還進一步發現甘胺酸螯合鐵降低了細胞侵襲性相關的蛋白 MMP-2 及MMP-9 的活性。改善了癌細胞的上皮細胞間質轉化現象,進而抑制癌細胞的遷移速度及侵襲性。

關鍵字:低氧誘導因子、甘胺酸螯合鐵、細胞侵襲性

台北醫學大學-FAAC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甘胺酸螯合鐵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FAAC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甘胺酸螯合鐵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FAAC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甘胺酸螯合鐵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FAAC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甘胺酸螯合鐵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FAAC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甘胺酸螯合鐵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FAAC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甘胺酸螯合鐵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FAAC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台北醫學大學-甘胺酸螯合鐵調控肺癌代謝與侵襲

2020-12-22 0 留言
4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1
  • 2

近期文章

  • 銀髮族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 懷孕期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 補充硒與鋅改善白內障之潛力
  • 補充鋅改善脫髮疾病之潛力
  • 補充鎂改善高尿酸與痛風之潛力

近期留言

  • 「adadada」於〈癌症化療用藥淺談-鉑金類藥物〉發佈留言
  • 「adaadaada」於〈補充硒與鋅改善白內障之潛力〉發佈留言
  • 「redwap.pro/v/gJP98a76HqG14.html」於〈螯合鋅補充劑減少肺炎兒童住院治療〉發佈留言
  • 「cnxx.buzz/mov-xhiIejO13」於〈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發佈留言
  • 「sitemap」於〈穩定糖尿病,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補充「鋅」〉發佈留言

彙整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8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4 月
  • 2023 年 2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2 月
  • 2022 年 9 月
  • 2022 年 8 月
  • 2022 年 7 月
  • 2022 年 6 月
  • 2022 年 5 月
  • 2022 年 3 月
  • 2022 年 2 月
  • 2022 年 1 月
  • 2021 年 12 月
  • 2021 年 11 月
  • 2021 年 10 月
  • 2021 年 9 月
  • 2020 年 12 月
  • 2020 年 11 月
  • 2020 年 10 月
  • 2020 年 8 月

About Me

About Me

Writer & Reader

Julian 資深健康顧問
熟悉各類保健食品、癌症療養、營養補充計畫
「飛克FAAC實驗室」商品開發者之一

Keep in touch

Facebook Instagram Pinterest Tumblr Youtube Bloglovin Snapchat

Newsletter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new blog posts, tips & new photos. Let's stay updated!

Recent Posts

  • 什麼是飛克(FAAC)?

    2020-08-25
  • 銀髮族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2024-12-27
  • 懷孕期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2024-11-21
  • 補充硒與鋅改善白內障之潛力

    2024-10-18
  • 補充鋅改善脫髮疾病之潛力

    2024-08-16
  • 補充鎂改善高尿酸與痛風之潛力

    2024-08-09

分類

About me

banner
勇敢挑戰自我,走出舒適圈
認真活著,珍惜生命每一分鐘

Popular Posts

  • 1

    什麼是飛克(FAAC)?

    2020-08-25
  • 2

    飛克(FAAC)如何延緩癌腫瘤增生、惡化?

    2022-08-18
  • 3

    癌症化療用藥淺談-鉑金類藥物

    2022-01-20

Newsletter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new blog posts, tips & new photos. Let's stay updated!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Pinterest
  • Tumblr
  • Youtube
  • Bloglovin
  • Snapchat
Footer Logo

@2020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FAAC 飛克論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