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克-FAAC
  • home
  • 飛克FAAC
    • 什麼是飛克(FAAC)?
      • 文獻上的飛克(FAAC)-001
      • 免疫療法的新視野–殺手細胞活化抗癌法
    • 飛克應用
      • 飛克FAAC功能與應用
      • 飛克(FAAC)在癌症上有何用途?
      • 飛克(FAAC)如何延緩癌腫瘤增生、惡化?
      • 飛克FAAC如何抑制癌細胞移轉?
      • 失智症和飛克FAAC
    • 飛克相關科學研究
      • 飛克FAAC-在抗腫瘤生長之輔助治療應用
      • 「亞鐵胺基酸螯合物」研究取得豐碩研究成果
      • 飛克(FAAC)發展抑制血管新生、降低癌症乳酸、移動蛋白(MMP、TIMP)和降低癌症轉移之新型保健品應用,接受醫藥媒體採訪 2020/11/01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飛克FAAC用於提升鈣吸收以及治療骨質疏鬆之應用
      • 飛克FAAC於治療肝功能異常之應用
      • 飛克FAAC在改善糖尿病之應用
  • 健康專欄
    • 飛克FAAC螯合鋅
      • 幸福抗疫鋅生活
      • 鋅與精蟲活力–大有關係
      • 肌膚抗衰老的神奇礦物質–鋅
      • 「螯合鋅+複合維生素補充劑」對學齡兒童的身高成長有極佳幫助
      • 螯合鋅補充劑減少肺炎兒童住院治療
      • 女性補「鋅」也很重要~改善掉髮、每月順事幫大忙
      • 新一代胺基酸螯合鋅,大幅提高吸收率成為市場主流
      • 鋅,改善男性戰鬥力小幫手
      • 穩定糖尿病,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補充「鋅」
      • 攝護腺保養「鋅」知識,讓你下半生都開心
    • 飛克FAAC螯合鐵
      • 奈米鐵載體大幅提升順鉑療效,展現優異抗癌新應用組合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亞鐵和鐵離子在癌症增生、侵襲和轉移的抗癌進展-世界自然科學新聞
      • 飛克FAAC用改善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之應用
      • 元氣大補「鐵」-提升免疫力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鐵質補充對促進睪固酮生合成、精子生成與生殖能力提升有顯著助益
    • 飛克FAAC螯合鈣
      • 骨質疏鬆 Osteoporosis
      • 飛克FAAC用於提升鈣吸收以及治療骨質疏鬆之應用
      • 「補鈣達人」五大重點一次抓
      • 年輕人該補鈣嗎?「存骨本」年輕就該開始
    • 「精胺酸+聯合補充劑」對勃起功能障礙(ED)的有效應用
  • 關於癌症
    • 癌
      • 癌症乳酸促腫瘤惡化重磅證據
    • 肺癌
      • 肺癌 Lung cancer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肝癌
      • 肝癌 Liver cancer
    • 大腸直腸癌
      • 大腸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 胰臟癌
      • 飛克(FAAC)與健澤(Gemcitabine)搭配在胰臟癌晚期治療之實證
    • 白血病(血癌)
      • 白血病 Leukemia
    • 前列腺癌
      • 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 口腔癌
      • 口腔癌 Oral Cancer
    • 卵巢癌 / 子宮頸癌
      • 子宮頸癌/卵巢癌 Cervical cancer / Ovary Cancer
    • 淋巴癌 / 甲狀腺癌
      • 甲狀腺癌/淋巴癌 Thyroid Cancer/Lymphoma
    • 胃癌 / 食道癌
      • 胃癌 / 食道癌 Stomach cancer / Esophageal Cancer
    • 乳癌
      • 乳癌 Breast Cancer
  • 失智症
    • 阿茲海默症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失智症和飛克FAAC
      • 我記不起昨天,也似乎到不了明天–失智症
    • 帕金森氏症
      •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小腦萎縮與其他神經病變
      • 小腦萎縮症 Spinocerebellar Atrophy
  • 自體免疫
    • 自體免疫
      • 飛克FAAC用改善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之應用
    • 僵直性脊椎炎
      • 僵直性脊椎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 紅斑性狼瘡
      • 紅斑性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 類風溼性關節炎
      • 類風溼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 其他
    • 肝臟病變
    • 飛克FAAC於治療肝功能異常之應用
    • 飛克FAAC在改善糖尿病之應用
    • 飛克FAAC應用於改善動物皮膚搔癢症與退化性關節炎相關研究
  • About ME
Top Posts
什麼是飛克(FAAC)?
銀髮族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懷孕期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補充硒與鋅改善白內障之潛力
補充鋅改善脫髮疾病之潛力
補充鎂改善高尿酸與痛風之潛力
補充鋅改善前列腺疾病之潛力
補充鎂改善腎性骨病變之潛力
補充鎂改善腸道健康與情緒
補充鋅與鎂改善宿醉、酒精依賴、酒精戒斷症...
補充鋅改善牙周病之潛力
飛克-FAAC
  • home
  • 飛克FAAC
    • 什麼是飛克(FAAC)?
      • 文獻上的飛克(FAAC)-001
      • 免疫療法的新視野–殺手細胞活化抗癌法
    • 飛克應用
      • 飛克FAAC功能與應用
      • 飛克(FAAC)在癌症上有何用途?
      • 飛克(FAAC)如何延緩癌腫瘤增生、惡化?
      • 飛克FAAC如何抑制癌細胞移轉?
      • 失智症和飛克FAAC
    • 飛克相關科學研究
      • 飛克FAAC-在抗腫瘤生長之輔助治療應用
      • 「亞鐵胺基酸螯合物」研究取得豐碩研究成果
      • 飛克(FAAC)發展抑制血管新生、降低癌症乳酸、移動蛋白(MMP、TIMP)和降低癌症轉移之新型保健品應用,接受醫藥媒體採訪 2020/11/01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飛克FAAC用於提升鈣吸收以及治療骨質疏鬆之應用
      • 飛克FAAC於治療肝功能異常之應用
      • 飛克FAAC在改善糖尿病之應用
  • 健康專欄
    • 飛克FAAC螯合鋅
      • 幸福抗疫鋅生活
      • 鋅與精蟲活力–大有關係
      • 肌膚抗衰老的神奇礦物質–鋅
      • 「螯合鋅+複合維生素補充劑」對學齡兒童的身高成長有極佳幫助
      • 螯合鋅補充劑減少肺炎兒童住院治療
      • 女性補「鋅」也很重要~改善掉髮、每月順事幫大忙
      • 新一代胺基酸螯合鋅,大幅提高吸收率成為市場主流
      • 鋅,改善男性戰鬥力小幫手
      • 穩定糖尿病,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補充「鋅」
      • 攝護腺保養「鋅」知識,讓你下半生都開心
    • 飛克FAAC螯合鐵
      • 奈米鐵載體大幅提升順鉑療效,展現優異抗癌新應用組合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亞鐵和鐵離子在癌症增生、侵襲和轉移的抗癌進展-世界自然科學新聞
      • 飛克FAAC用改善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之應用
      • 元氣大補「鐵」-提升免疫力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鐵質補充對促進睪固酮生合成、精子生成與生殖能力提升有顯著助益
    • 飛克FAAC螯合鈣
      • 骨質疏鬆 Osteoporosis
      • 飛克FAAC用於提升鈣吸收以及治療骨質疏鬆之應用
      • 「補鈣達人」五大重點一次抓
      • 年輕人該補鈣嗎?「存骨本」年輕就該開始
    • 「精胺酸+聯合補充劑」對勃起功能障礙(ED)的有效應用
  • 關於癌症
    • 癌
      • 癌症乳酸促腫瘤惡化重磅證據
    • 肺癌
      • 肺癌 Lung cancer
      • 在肺癌細胞中甘胺酸螯合鐵透過抑制低氧誘導因子調控細胞能量代謝及侵襲性
    • 肝癌
      • 肝癌 Liver cancer
    • 大腸直腸癌
      • 大腸直腸癌 Colorectal cancer
    • 胰臟癌
      • 飛克(FAAC)與健澤(Gemcitabine)搭配在胰臟癌晚期治療之實證
    • 白血病(血癌)
      • 白血病 Leukemia
    • 前列腺癌
      • 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 口腔癌
      • 口腔癌 Oral Cancer
    • 卵巢癌 / 子宮頸癌
      • 子宮頸癌/卵巢癌 Cervical cancer / Ovary Cancer
    • 淋巴癌 / 甲狀腺癌
      • 甲狀腺癌/淋巴癌 Thyroid Cancer/Lymphoma
    • 胃癌 / 食道癌
      • 胃癌 / 食道癌 Stomach cancer / Esophageal Cancer
    • 乳癌
      • 乳癌 Breast Cancer
  • 失智症
    • 阿茲海默症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失智症和飛克FAAC
      • 我記不起昨天,也似乎到不了明天–失智症
    • 帕金森氏症
      •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
      • 飛克FAAC在「帕金森氏症(PD)」、「阿茲海默症(AD)」神經退化方面之保健應用
    • 小腦萎縮與其他神經病變
      • 小腦萎縮症 Spinocerebellar Atrophy
  • 自體免疫
    • 自體免疫
      • 飛克FAAC用改善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之應用
    • 僵直性脊椎炎
      • 僵直性脊椎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 紅斑性狼瘡
      • 紅斑性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 類風溼性關節炎
      • 類風溼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 其他
    • 肝臟病變
    • 飛克FAAC於治療肝功能異常之應用
    • 飛克FAAC在改善糖尿病之應用
    • 飛克FAAC應用於改善動物皮膚搔癢症與退化性關節炎相關研究
  • About ME

分類

Tag:

FAAC和癌症

FAAC飛克論壇
飛克FAAC健康專欄飛克應用關於癌症

飛克FAAC如何抑制癌細胞移轉?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2-09-02

癌細胞的轉移一直是令人害怕、棘手的問題。當細胞基因突變發生癌化,通常會以癌化器官位置稱呼癌症名稱(例如乳房的乳癌、肺部的肺癌)。而由原發位置器官的癌細胞,移轉到其他器官,就叫做轉移。不同於癌症復發,在原本罹癌的器官,經過治療復原後,又再重新生長,稱為復發,這是另外問題,其他位置再來討論。(也有其他狀況,例如多重癌症)

舉例來說,當大腸癌的細胞移轉到肝臟,我們不會稱為肝癌,而是稱為大腸癌的移轉。

2019年諾貝爾生醫獎塞門薩、雷克里夫及凱林三位學者,發現細胞氧氣濃度變化的機制,明確揭示「缺氧」、「乳酸堆積」會導致癌症移轉。細胞需要氧氣才能進行代謝及呼吸作用產生能量(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而癌細胞需要大量的養分,就會有大量氧氣需求,導致缺氧;一旦細胞缺氧,就會進行沒效率的無氧呼吸來補足養分缺口,無氧呼吸就會導致大量乳酸堆積,「乳酸堆積」就是癌細胞間質化的關鍵因素之一。

這樣的說明有點複雜,我們將機轉簡化為下面的表格:

簡單來說,癌細胞需要大量養分和氧氣,就會催促人體因應機制,來進行「血管增生 (angiogenesis)」 及「紅血球生成(erythropoiesis)」,這些反應包括增加調節血管張力(vascular tone)、改變細胞生長及凋亡 (apoptosis) 來降低養分和氧氣消耗。當這些自然機制都無法阻止癌細胞對營養需索無度,為了要大量提供養分給癌細胞,細胞呼吸的氧氣就會不足,開始轉化為細胞「無氧呼吸 (anaerobic respiration)」,並開始體內乳酸堆積。

  • 癌細胞大量需求養分和發炎反應,嚴重的蛋白質與熱量流失,使體重下降、營養不良。
  • 癌細胞獲得能量是糖的無氧酵解「無氧呼吸」,會產生乳酸堆積,造成癌細胞間質化、癌因性疲勞(CRF)(癌症惡病質)
  • 間質化癌細胞可以穿出皮層,藉由血管、淋巴管,轉移到遠端器官
  • 轉移到遠端器官的間質化癌細胞,恢復再生分裂能力,快速增生長大成為另一個惡性腫瘤

癌細胞快速成長,就會增生血管、缺氧、乳酸堆積。而缺氧、乳酸堆積就是導致癌細胞間質化重要因子。

一旦間質化癌細胞產生,就會觸發癌細胞移轉到其他器官的條件,出現原位癌移轉的機會。

飛克FAAC臨床實證可以降低癌症乳酸堆積、抑制血管增生、降低癌症移轉。

飛克FAAC在低濃度(10~25(μg/ml))時,即可有效降低腫瘤產生的乳酸堆積量

參考文獻

  • 藥學雜誌 第121冊 第30卷 第4期 Dec. 31 2014 癌因性疲憊症治療新趨勢
  • Yeh ET et al. An examination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through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in a sample of cancer patients in Taiwan. BMC Cancer. 2011 Sep 6;11:387
  • Bower JE. Cancer-related fatigue–mechanisms,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s. Nat Rev Clin Oncol 2014; 11:597-609.
  • Saligan LN et al. The biology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upport Care Cancer 2015;23:2461-78.
  • Wang XS & Woodruff JF. Cancer-related and treatmentrelated fatigue. Gynecol Oncol 2015; 136:446-52.
  • “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
2022-09-02 2 留言
14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FAAC和癌症
飛克FAAC什麼是飛克飛克應用關於癌症飛克相關科學研究

飛克(FAAC)在癌症上有何用途?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2-08-22

飛克(FAAC)近年在醫學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各類型的研究和新發現不斷問世。

尤其在對抗癌症方面的表現,飛克(FAAC)可以說是一騎絕塵,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焦點;整理各國與癌症相關飛克(FAAC)的功效論文與專利發表,就多達數十種,其他非癌症的醫療用途,更是不計其數。

經實驗室多年反覆驗證,以特殊螯合製程生產的飛克(FAAC),在醫學上已證實具有以下作用。

  • 抑制癌細胞增生、長大。
  • 預防癌症轉移、降低復發。
  • 有效緩解化療、放療時不適感(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無力沒有食慾),保持體力增加免疫力,面對挑戰。
  • 改善癌因性貧血,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氧、迅速恢復體力
  • 可同時搭配一般癌症療程不衝突,加強治療效果。
2022-08-22 4 留言
1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飛克FAAC螯合鋅健康專欄其他

攝護腺保養「鋅」知識,讓你下半生都開心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2-05-12

早期攝護腺癌大多數沒有顯著的症狀 容易被誤認和攝護腺肥大相關

台灣每年約有將近 5,000 位攝護腺癌(即:攝護腺癌)之新個案,其中 7 成為所謂“局限性攝護腺癌(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即癌細胞尚未轉移到遠處器官,如淋巴結、骨頭、肺或肝等。局限性攝護腺癌又可分為 2 大類,腫瘤細胞局限在攝護腺被膜內,及腫瘤細胞已吃到攝護腺被膜外,但是尚未轉移。前者可說是“早期”攝護腺癌(T1或T2),後者可說是“中期”攝護腺癌(T3或T4)。

 

圖1.「攝護腺」又稱「攝護腺」,為男人特有的一種腺體,它的功能可能和生殖有關,因為它會分泌一種乳白色的液體以供精子生存於其中。

攝護腺癌的治療原則是:

 早期攝護腺癌: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冷凍治療、積極監控、或僅追蹤觀察。
 中期攝護腺癌:放射線+荷爾蒙治療、手術切除、荷爾蒙治療、或僅追蹤觀察。

綜上共通點,即是將腫瘤部分利用各種方式進行切除並持續追蹤,以防止腫瘤繼續擴散。

 

圖2.2020年台灣十大癌症死因,攝護腺癌(前列腺癌)名次竟逐漸攀升

 

攝護腺癌好發於60至80歲男性 男性50歲後攝護腺癌風險快速上升

攝護腺癌大多進展速度緩慢,相較於其他癌症,攝護腺癌可能較有機會及時把握診斷與治療的時機,但近年來國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卻逐年增加。由於早期攝護腺癌大多數沒有顯著的症狀,如果有症狀也容易被誤認和攝護腺肥大相關,往往就醫確診時已是中後期癌症。國人男性於50歲後大約有5成會出現攝護腺肥大問題,且比例隨著年齡增加。也因攝護腺肥大屬良性增生,當攝護腺癌的症狀被誤認只是攝護腺肥大,就易使人掉以輕心,反而延誤及早診斷治療的時機。

鋅在攝護腺疾病中的作用

攝護腺疾病是當今疾病的普遍原因。攝護腺腫大發炎的患者與正常健康人相比,其血漿鋅濃度較低,尿鋅濃度增加,也就是攝護腺炎與鋅在身體中的濃度呈負相關。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鋅治療可能有助於治療這種疾病。已經證明,鋅可以阻斷導致攝護腺炎的慢性發炎細胞因子的作用。與僅使用抗生素治療相比,使用鋅和抗生素已被證明可以降低慢性攝護腺炎症狀的嚴重程度和疼痛,以及降低尿道內壓力,適度的補充鋅,也可能是這些攝護腺疾病的潛在治療及預防策略。

根據統計,男性國人到了50歲以後,半數會有攝護腺肥大的症狀,70歲時罹患率甚至高達8成。攝護腺肥大是攝護腺的良性細胞增生,可以透過藥物及飲食調整來治療。
攝護腺疾病包括肥大、發炎、癌症3種,攝護腺一般大小約直徑3公分,其中攝護腺肥大的原因與年齡最有關聯,也與雄性激素、發炎、肥胖、腰圍過寬有關。
營養師建議,中年男性應該多攝取含有膳食纖維、鋅、硒、茄紅素、大豆異黃酮的食物,例如蔬果、南瓜籽、牡蠣、番茄、豆製品等等富含鋅的食材,有助於保養攝護腺,預防攝護腺疾病。

2022-05-12 3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飛克FAAC螯合鐵健康專欄關於癌症

癌症化療用藥淺談-鉑金類藥物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2-01-20

目前以化學療法治療惡性腫瘤時,半數以上的療程會用到主要成份為鉑金的藥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順鉑」;此類藥物被水分子活化後會產生毒性,在抑制癌細胞的同時也毒害全身的健康細胞,方法雖然有效,卻也會使患者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或身體惡質化現象。

 


圖1.順鉑的化療原理:破壞雙股DNA的複製,阻止細胞分裂

「乳癌」、「肺腺癌」和「卵巢癌」等治療中,鉑金類經常做為第一線的化療用藥。鉑金類化學藥品常見副作用為感覺神經異常,血球低下,若使用較高劑量則容易引起噁心嘔吐。
「鉑金類藥物」作用特色是選擇性進入快速分裂細胞,黏附在細胞DNA上面;一般正常細胞不分裂時,黏附在上面的鉑金類藥物,對於細胞正常基因表現不會有多大影響,但若是細胞楚瑜不斷快速分裂、生長旺盛,「鉑」就會將染色體黏住,讓染色體產生錯誤基因複製,造成細胞分裂後卻急遽死亡;而細胞快速分裂的特性,正好就是不受控制的癌細胞特性,「鉑」可以讓癌細胞分裂後卻快速滅亡,有效抑制和消滅不斷分裂繁衍的癌細胞。也因其獨特的抗癌機制,讓鉑類抗癌藥物可以廣泛對抗不同癌症,成為臨床上使用廣泛的一類化療藥物。
但順鉑這種「專殺活躍生長細胞」的特性同時也是一種雙面刃;人體內除了癌細胞會不受控的快速分裂,也有平常就很活躍分裂的細胞,主要包含每天生長、代謝的:

1. 骨髓造血系統-紅血球
2. 製造免疫細胞的淋巴系統-白血球
3. 處理代謝外來毒物、藥物的「肝臟」、「腎臟細胞」
4. 男性的精蟲、女性每次月事後的子宮內膜修復
5. 生長毛髮的毛囊細胞

以上這些生長較快速的細胞,同樣會被鉑金類藥物誤認為攻擊目標,嚴重影響人體自我修復功能,也就是一般造成「化療副作用」的主因。
因此近年醫療上的應用策略,是將鉑金類用藥劑量降低,再搭配其他不同機制的抗癌藥物(例如紫杉醇)、抗癌方式(例如免疫療法),以複合式策略來消滅癌細胞,可以達到降低鉑金類藥物造成的毒性,也降低使用單一藥種的抗藥性發生。
抗癌藥物除了藥效與精準度之外,更要考慮到受治療者「生理狀況」,受治療者的體力、免疫力、造血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都是要考慮的因素;化療藥產生的副作用:包含骨髓造血抑制、受影響的免疫系統恢復狀況,也成為會影響到癌症治療能否成功重要因素。
鉑金類通常是化療第一線藥物、甚至到許多二、三線標靶藥也都會與鉑金類藥物合併使用治療。

 


圖2.鉑金類藥物進展與分類

 

註1:神經毒性:順鉑累積劑量達300 mg/m2 時,神經毒性發生率明顯增加。 順鉑造成的周圍神經損傷常會有以下症狀:
(1.)不可逆的聽力受損:耳毒性的最初臨床表徵為兩側高頻性感覺神經性 聽力損失,由於初期不會影響日常交談,因此常被忽略。聽力損失的嚴重程度主要與藥物累積劑量有關,當累積劑量超過 400 mg/m2 會開始出現,且累積劑量越高聽力損失的音頻範圍越廣,屬不可逆的副作用。
(2.)四肢運動失調、肌痛、上下肢感覺異常等,以足趾和腳麻木多見;可發生腱反射減退,但運動神經受損少見。
(3.)停用順鉑後,部分患者神經毒性可緩慢恢復,但約30% 患者神經毒性是不可逆的。:

註2:所謂"交叉抗藥性",是指用完A藥之後,對於另一種相似藥理機制的藥物也會同時產生抗藥性,因此不能做為下一線治療藥物替換使用。但上述第一、二、三代的鉑金類藥物彼此間都不會產生抗藥性,所以可以替代做為下一線藥物使用,而不會產生因抗藥性而無法使用的狀況。

2022-01-20 2 留言
2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飛克FAAC螯合鐵健康專欄關於癌症

奈米鐵載體大幅提升順鉑療效,展現優異抗癌新應用組合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2-01-20

鉑金類是最常用化療藥物,佔臨床使用的所有抗癌藥物的幾乎 50%。鉑金類藥物(如順鉑)的治療效果扮演著關鍵的作用。在癌細胞中,順鉑將NADPH 轉化為NAPD+的氧化反應「NOX」(NAPDH Oxidase),放出一個電子,作為連鎖反應的起始物質,在粒線體中形成 H2O2 及其下游的超氧自由基(ROS)來破壞雙股DNA的複製合成。

圖2.鉑金類藥物(左)與亞鐵離子(右)皆可引發芬頓反應(Fenton Reaction),產生毒殺癌細胞的超氧自由基(.OH)

 

本研究揭示了一種藥物傳遞系統策略,利用從氧化鐵奈米載體來讓癌細胞對於提高對於鉑金類藥物的敏感度,以增強抗癌功效。通過含氧化鐵的微脂體將鉑金類藥物包覆其中,讓細胞透過自然吞噬的方式將藥物送到細胞中,才將藥物釋出,這樣的藥物釋放方式大幅度地避免了誤殺到其他正常細胞的機率,也降低了原本鉑金類藥物所伴隨的巨大副作用,不僅提高了治療的效率,且更增加預後復原的成功率和存活率。

圖3.以奈米鐵包覆鉑金類藥物的藥物傳遞系統,以吞噬方式進入細胞後才釋出藥物,減低藥物毒性


圖4.[奈米鐵載體+順鉑化療藥+MRI磁場精準定位引導] 對於腫瘤的治療效果

 

由上述試驗可知:
1.空白 Fe-NP3奈米鐵載體 的體內評估顯示未發現顯著毒性,在第14天,將小鼠僅單純使用(3)順鉑治療的組別相較於[(6)奈米鐵載體+順鉑化療藥+MRI磁場精準定位引導]的組別,使用組別(6)腫瘤抑制效果相差約23倍。
2.ROS抑制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6)完整藥物的生長抑製作用,最終腫瘤生長約15倍。這些結果證明了 ROS 參與了這個過程。
3.而空白的(1)藥物載體和(2)生理食鹽水組顯示腫瘤快速增長,達到相對腫瘤體積約 50 倍。
4.在附加磁場的情況下,腫瘤生長在第 14 天被大大抑製到只有相對腫瘤體積的 5 倍左右。整體第(6)組的優勢主要是增加 超氧自由基ROS 的產生,這對於降低腫瘤細胞的抗藥性非常重要。

在本研究的結果中發現,通過使用[氧化鐵奈米載體+順鉑+MRI精準磁場導引]形式遞送 ROS 誘導抗癌藥物順鉑,該載體可以通過磁場優先增加腫瘤部位的鉑金 和鐵分子的累積,通過 MRI 引導遞送進行介導定位和監測。因此,奈米載體可以在 NP 在腫瘤中積累後增強癌細胞中對於順鉑化療藥的累積並激活 NOX,從而引發連鎖反應形成 H2O2。鐵奈米顆粒在癌細胞中降解並代謝,釋放出過量的不穩定鐵離子,催化 H2O2 分解 在癌細胞內為劇毒的 ROS;這會導致細胞膜的快速氧化和退化。豐富的 ROS 與順鉑協同作用,並在體內顯示出增強的抗腫瘤功效。對於降低癌細胞的抗藥性與降低副作用的優異特性,使這種新的遞送方法成為具有臨床重要、且有發展前景前途的抗癌策略。

 

期刊原文:
Enhanced Cisplatin Chemotherapy by Iron Oxide Nanocarrier-Mediated Generation of Highly Toxic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Nano Letters. 2017, 17, 928−937)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6b04269

2022-01-20 2 留言
1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癌症乳酸促腫瘤惡化
飛克FAAC健康專欄關於癌症

癌症乳酸促腫瘤惡化重磅證據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2-29

癌細胞增大過程中,會分泌更多乳酸。這些乳酸會刺激癌細胞周圍的「間質細胞」,使其表現出更多生長因子,增強癌細胞抵擋標靶藥物毒殺的能力,這使癌細胞對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

義大利Candiolo癌症研究院(Candiolo Cancer Institute)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長期培養於含抗癌「標靶藥物」的培養液中,會產生更多乳酸。這些乳酸會刺激癌細胞周圍的「間質細胞」,使其表現出更多生長因子,增強癌細胞抵擋標靶藥物毒殺的能力,這使癌細胞對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他們也在動物實驗證明,以藥物抑制癌細胞分泌乳酸,可削減癌細胞的抗藥性。研究已於 2018年8 月刊登於指標性科學期刊《細胞新陳代謝》(Cell Metabolism)。

癌細胞對標靶藥物的「抗藥性」(Drug resistance)

有部分癌症病患已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治療,且治療初期都能有效控制住病情,副作用也較小。但無可避免地,腫瘤或快或慢大多數都會產生抗藥性而導致癌症復發。有些幸運的病患能接受下一代標靶藥物治療繼續控制病情,但其他病患只能回到使用傳統化療藥物。
早期研究癌細胞如何產生抗藥性的結果顯示,當標靶藥物將具有目標突變蛋白的癌細胞消滅時,那些也存在於腫瘤中、但不帶有此突變的癌細胞可趁機竄起。換句話說,標靶藥物造成的「生存壓力」加速癌細胞「演化」,篩選出具抗藥性的癌細胞。

快速生長的癌細胞產生大量乳酸,讓癌細胞對抗癌藥產生抗藥性、同時促發癌細胞轉移

快速生長的癌細胞產生大量乳酸,讓癌細胞對抗癌藥產生抗藥性、同時促發癌細胞轉移

圖1.快速生長的癌細胞產生大量乳酸,讓癌細胞對抗癌藥產生抗藥性、同時促發癌細胞轉移

「細胞非自主性抗藥性」(Non-cell autonomous drug resistance)

Simona Corso 博士本次研究最初時,對長了腫瘤的小鼠持續注射標靶藥物(JNJ-605),起初腫瘤會縮小,但一段時間後抗藥性產生了,腫瘤又再度復發。有趣的是,當他們分離出腫瘤內的癌細胞後,卻發現這些細胞大多數仍然會被標靶藥物毒殺,再將這些癌細胞接種到小鼠體內後,它們又會形成具抗藥性的腫瘤;再次分離這些抗藥腫瘤的癌細胞,卻又被標靶藥物毒殺了。面對這樣看似不合理的結果,您可能會懷疑是否研究人員的實驗過程出了差錯,甚至應該放棄研究方向,但 Simona Corso 博士則基於上述的實驗結果,抽絲剝繭慢慢理出頭緒。

其實近年來已有一些研究發現,除了癌細胞「本身」變化以外,它們與周圍的間質細胞(stromal cell)的互動也對癌細胞的抗藥性有影響力。當這些間質細胞分泌更多生長因子,活化癌細胞內的訊息傳遞時,有可能提供癌細胞抵抗標靶藥物的能力。然而究竟是什麼因素促使間質細胞生產更多生長因子?之前的科學家並不清楚。

Corso 博士決定將注意力轉向腫瘤內的間質細胞。當他們分離出抗藥腫瘤內的間質細胞(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 簡稱 CAF),並與癌細胞一起培養時,有了令人振奮的發現!此時癌細胞的抗藥性大大提高,證明了腫瘤的抗藥性是來自這些間質細胞的變化。他們也發現這些間質細胞分泌的大量生長因子 HGF,就是幫助癌細胞對抗標靶藥物的關鍵。

癌細胞本身有何變化

雖然抗藥性腫瘤分離出的癌細胞本身不具抗藥性,但研究團隊注意到它們的新陳代謝已發生明顯變化。這些癌細胞一些與葡萄糖代謝相關的基因(HK2、Glut1、MCT4 等)表現量都增高了,且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原本不具抗藥性的癌細胞高出一倍,分泌的乳酸也多出一倍。當他們測試乳酸如何影響 CAF 時發現,它會使 CAF 表現更多生長因子 HGF。這些發現勾勒出,為什麼癌細胞單獨時無法呈現抗藥性,只有與 CAF 共同培養時才有抗藥性。

新發現的抗癌契機

上述發現直指乳酸是促成這些癌細胞演化出抗藥性的關鍵,因此研究團隊測試了多種抑制乳酸作用的藥物對腫瘤產生抗藥性的影響。以小鼠進行的實驗結果顯示,無論使用抑制癌細胞產生乳酸的藥物(NHI-Glc-2)或抑制 CAF 吸收乳酸的藥物(AZD3965),都能有效阻絕腫瘤出現對標靶藥物的抗藥性!

已有許多研究證據指出,腫瘤內的乳酸是促進癌症惡化的關鍵之一,乳酸能增進癌細胞轉移能力及產生對化療藥物的抗藥性等。本次研究則發現標靶藥物,會使小鼠身上的癌細胞新陳代謝發生變化,分泌更多乳酸而產生抗藥性。這些發現顯示,運用抑制腫瘤乳酸新陳代謝的藥物來輔助標靶藥物治療癌症,有可能減少抗藥性產生,非常值得以臨床試驗評估可行性。

參考資料:
1. Increased Lactate Secretion by Cancer Cells Sustains Non-cell-autonomous Adaptive Resistance to MET and EGFR Targeted Therapies (doi: 10.1016/j.cmet.2018.08.006.)
Cell Metab. 2018 Dec 4;28(6):848-865.e6. Epub 2018 Aug 30.

2021-12-29 0 留言
2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胃癌 / 食道癌 STOMACH CANCER / ESOPHAGEAL CANCER
飛克FAAC健康專欄胃癌 / 食道癌

胃癌 / 食道癌 Stomach cancer / Esophageal Cancer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0-28

食道與胃都屬於人體消化道的一部分,因此食道癌與胃癌常被合併歸類為「消化道癌病變」,兩者成因類似,主因多是因煙、酒等長期刺激腸胃道,且缺少新鮮水果與蔬菜的攝取,而容易造成消化道上皮細胞的癌化病變。

 

胃癌食道癌

胃癌食道癌

圖1.消化道內壁發炎腫塊(左)、胃癌/食道癌(右)

 

生理成因&風險因子

長期飲酒的習慣,尤其是烈酒,會刺激口腔、咽喉、食道及胃部黏膜造成急慢性發炎外,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也具有動物致癌的特性,再加上酒精本身也是一種不錯的溶劑, 因此會造成致癌物質的吸收或深入組織。

另常食用含亞硝胺之食物、醃漬物、高鹽或煙烤處理的食物,且平常就缺少新鮮水果與蔬菜的攝取,則易刺激胃部,造成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的長期慢性發炎現象,逐漸累積演變為癌症。

 

胃癌/食道癌前兆

胃癌/食道癌前兆

圖2.胃癌/食道癌前兆

 

臨床症狀

食道癌(esophageal cancer)是一種預後極差的惡性腫瘤,主要包含兩種型態:腺癌(adenocarcinoma)及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胃癌(Stomach cancer、gastric cancer)是發生在胃部黏膜的癌症。早期的症狀包括胃灼熱,上腹疼痛,惡心及食慾不振。症狀與消化性潰瘍類似,是導致延誤就醫與高死亡率的原因。

早期食道癌/胃癌臨床表現症狀如食慾不振、或是誤判為胃潰瘍而延後就醫。大部份診斷出胃癌的病人被發現時都已經惡化至中後期且可能已經出現癌症轉移。這是食道癌及胃癌普遍死亡率偏高、預後狀況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胃癌 / 食道癌的篩檢

預防重於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胃癌更是如此。有家族史或年紀超過40歲者,最好要定時做健康檢查,包括胃鏡或上腸胃道攝影。一般而言,胃鏡是最好的診斷方法,可以直接觀查,又可以取得標本做化驗,只要找有經驗的腸胃科醫師,並配合醫師,通常是不會不舒服的。其他的檢查有大便的潛血檢查,也可以做參考,若有潛血反應則有可能有消化道的問題,需要再做進一步的檢查。

懷疑有食道癌的病人須接受仔細的病史問診、身體檢查。通常醫師會安排食道鋇劑吞嚥X光攝影、食道內視鏡檢查以確定原發食道腫瘤病灶位置並可做切片檢查;對腫瘤做病理切片檢查則是確定惡性腫瘤病理細胞診斷的重要依據。

胃癌/食道癌的分期

胃癌分期根據以下三大指標:

  1.  根據癌細胞侵犯胃壁的深度
  2.  癌細胞侵犯淋巴結的數目
  3.  癌細胞是否已擴散轉移

 

胃癌的分期

胃癌的分期

圖3.胃癌的分期

 

食道癌的分期

食道癌的分期

圖4.食道癌的分期(資料來源:好心肝基金會)

 

胃癌 / 食道癌的治療方式

胃癌的治療一般以開刀為主,但針對非常早期的胃癌,如腫瘤只侵犯很淺層的黏膜層,有機會可以不用開刀,僅接受經胃鏡腫瘤黏膜或黏膜下切除術。但因為10~20%的早期胃癌會有腹腔內淋巴結轉移,因此治療前必須先接受經胃鏡超音波檢查,確定癌細胞僅侷限在黏膜層,且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等檢查,也沒有發現有明顯的淋巴結或其他器官轉移,才可以接受胃鏡腫瘤切除術,如果懷疑有局部淋巴侵犯,則需進行手術切除。

胃癌不同期別的治療方式

胃癌不同期別的治療方式

圖5.胃癌不同期別的治療方式

 

胃癌手術切除方式

胃癌手術切除方式

圖6.胃癌手術切除方式(資料來源:好心肝基金會)

 

胃切除後重建手術

胃切除後重建手術

圖7.胃切除後重建手術(資料來源:好心肝基金會)

 

進行胃切除手術後的患者,常會擔心胃被切掉後營養攝取會不會不夠,需不需要另外補充其他營養品。目前研究顯示在剛接受完手術時,適當地補充特定胺基酸及微量元素可以幫助術後腸胃道恢復功能,加速復原。長期來說,胃切除後,人體對於鐵質、維他命和鈣質等的吸收量會減少,因此可以多補充如乳製品、動物肝臟、海鮮、小魚、貝類、黃綠色蔬菜,或適量補充綜合維他命、鐵劑、鈣片等來避免貧血及骨質疏鬆的發生,而全胃切除的病人則可能需定期注射鐵劑,同時須持續追蹤是否有復發或是骨轉移的風險。

不過病患也不需要過度恐慌大量進補,一般而言,出院之後,新的腸胃道會慢慢習慣適應,其實飲食跟一般正常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什麼都可以吃,重點是要營養均衡,只要牢記並配合「細嚼慢嚥、少量多餐、均衡飲食、適可而止」的原則,飲食的種類並沒什麼特別的禁忌。

 

參考資料

1.好心肝基金會
https://www.twhealth.org.tw/journalView.php?cat=33&sid=598&page=4
2.台灣癌症基金會
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list.asp?keyid=63

2021-10-28 1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甲狀腺癌/淋巴癌 Thyroid Cancer/Lymphoma
飛克FAAC健康專欄淋巴癌 / 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淋巴癌 Thyroid Cancer/Lymphoma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0-26

甲狀腺癌是少數可以讓醫生有自信安慰病人「存活率高,預後良好」的癌症,一般癌症存活率多以5年為期計算,甲狀腺癌則是10年起跳。甲狀腺癌已成為國人第九大癌症,女性的第四大癌症。

甲狀腺是男女都有的內分泌腺體,但女性甲狀腺癌與淋巴癌的發生率約為男性的3倍,高峯期是35-55歲,但是各個年齡層皆可以發生。而甲狀腺癌發生的年齡層和乳癌一樣都在年輕化;除了基因、遺傳等體質,其他仍是原因不明,壓力情緒也是可能的誘發因子,也因此,甲狀腺癌跟乳癌、子宮頸癌一樣,有「女性癌症」之稱。

幸好大多數人罹患的甲狀腺癌,只要妥善接受醫師的治療,並持續追蹤,多能持續享受人生,相比其他的癌症有顯著的差異。不過甲狀腺癌通常不會出現甲狀腺異常,所以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見是脖子有異常腫塊或疼痛、聲音沙啞或持續咳嗽的異常。但如果過去有橋本式甲狀腺炎病史,甲狀腺突然迅速腫大,而周圍佈滿許多的淋巴結,可能移轉發展成淋巴癌。

 

甲狀腺癌/淋巴癌 Thyroid Cancer/Lymphoma

甲狀腺癌/淋巴癌 Thyroid Cancer/Lymphoma

圖1.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與淋巴癌(Lymphoma)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

 

生理成因&風險因子

1.遺傳因素:
甲狀腺癌有20%的家族遺傳,甲狀腺乳突癌也可能具遺傳性。
2.低碘飲食:
碘攝取太少,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罹患機率較高。然而,台灣自1961年起,食鹽已全面加碘,故缺碘的情況已相當少見。
3.缺乏鋅、硒:
飲食中缺少鋅、硒等微量元素,可能會使甲狀腺原氨酸脫碘酶的活性降低而罹病。多吃海鮮、堅果類、芝麻、牛奶、動物肝臟類;植物中的洋蔥、番茄、大白菜、蘋果等常見蔬果,即可補充足量的鋅、硒
4.感染:因橋本氏甲狀腺炎、濾過性病毒感染所致。

 

臨床症狀

  1. 發現脖子有腫塊或是局部腫大
  2. 頸部疼痛
  3. 吞嚥困難、常容易嗆到
  4. 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
  5. 呼吸困難

 

甲狀腺癌的初期可能症狀

甲狀腺癌的初期可能症狀

圖2.甲狀腺癌的初期可能症狀-甲狀腺結節
(資料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甲狀腺外科)

 

甲狀腺癌的篩檢

目前多數甲狀腺癌的篩檢是利用簡便的超音波檢查,即可早期發現,尤其是觀察到有甲狀腺結節的人,定期做甲狀腺超音波檢查追蹤,就能早期診斷出是否罹患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超音波檢查

甲狀腺癌超音波檢查

圖3.甲狀腺癌-使用超音波檢驗,快速又簡便

 

甲狀腺結節(腫塊)相當常見,9成以上為良性,但仍不能夠輕忽鬆懈,因為甲狀腺癌隨時可能出現,尤其在20多歲至40歲的年輕族群,60歲過後是另一個罹癌的高峰。甲狀腺癌必須與良性的甲狀腺結節做區分,超音波檢查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甲狀腺癌分類

甲狀腺癌分類

圖4.甲狀腺癌的分類

 

甲狀腺癌的治療方式

1.手術:
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最主要的方式。手術後方可確立腫瘤的型態和病理診斷,並可作為隨後的依據。手術包括甲狀腺切除術和頸部淋巴結廓清術。目前手術可以傳統手術、內視鏡手術、達文西手術。接受甲狀腺全切除的病患必須終身服用甲狀腺素。
2.放射性碘(I-131)治療:
利用甲狀腺癌細胞可以攝取碘的特性,以放射線來殺殺死甲狀腺癌細胞。一班安排在手術4~12週施行,作為輔助性治療。在安排放射碘治療的前兩週,需先採取「低碘飲食」,並且搭配人工合成甲狀腺促素或者停用甲狀腺素4週,再進行放射碘的掃描和治療。
3.甲狀腺促素 (TSH) 抑制治療:
利用較高劑量的甲状腺素(levothyroxin)來抑制甲狀腺癌的生長或復發。
4.體外放射線治療:
主要用來治療未分化癌,因為未分化癌對放射碘治療幾乎沒有反應,也可用來治療無法手術完全清除的甲狀腺乳突癌和濾泡癌的患者。
5.化學藥物治療:
對甲狀腺癌的治療效果有限,多用於對其他種治療方法沒有作用,而腫瘤繼續進展時的治療。
6.標靶治療:
蕾莎瓦(Nexar)和樂衛瑪(Lenvima),用來治療放射性碘治療無效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進行性分化型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治療策略

甲狀腺癌治療策略

圖5.甲狀腺癌最新治療策略:手術後服用放射性碘-131或是標靶藥物,可大幅降低再復發風險;但可能須終生服用甲狀腺素,來抑制癌症再次復發。

 

參考資料

1.國泰綜合醫院-外科衛教文章
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category.asp?category_id=1983

2.甲狀腺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9%B3%E7%99%8C

3.台灣癌症基金會-甲狀腺癌
https://www.canceraway.org.tw/cancerinfo.asp?id=ACF3F741-024F-425C-B3C4-9C4F83F3A34A

 

2021-10-26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子宮頸癌/卵巢癌 Cervical cancer / Ovary Cancer
飛克FAAC健康專欄卵巢癌 / 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卵巢癌 Cervical cancer / Ovary Cancer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0-25

子宮頸癌一直是女性常見的癌症,但同時也是早期發現治癒率很高的癌症。衛福部自1995年起提供三十歲以上女性每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免費篩檢服務。二十五年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1995年的2136人,降至2017年1418人。在女性十大癌發生率中,子宮頸癌自每10萬婦女27人下降至7.9人,在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九名。

 

女性生殖系統

女性生殖系統

圖1.女性生殖系統&子宮頸位置

 

生理成因&風險因子

  1. 曾罹患過性傳染疾病:
    如淋病、梅毒等,尤其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人,容易造成子宮頸上皮正常細胞突變,產生癌病變。
  2. 年紀太輕就開始性生活:
    因為年輕女孩上皮細胞尚未發育成熟,過早性行為會讓上皮細胞受損,容易被病毒入侵,進而發生病變,研究顯示,在初經來臨後一年內即開始有性行為者,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較晚十年者高出許多。
  3. 多重性伴侶:
    有多重性伴侶者或經常更換性伴侶者,會比單一性伴侶的人,更容易罹患子宮頸癌。由於子宮頸癌會藉由病毒的交互傳染,故交往的對象若性關係複雜,也同樣會是危險因子。
  4. 患有先天或後天免疫系統缺陷疾病者:
    免疫系統不全會導致病毒無法清除持續感染,罹癌機會相對較高。
  5. 懷孕:次數越多,或是越早懷孕,危險性較高。
  6. 避孕藥:連續使用避孕藥超過 5 年者危險性較高。
  7. 抽菸:香菸中的成分會讓子宮頸細胞受損,導致子宮頸對抗外來病毒的免疫力降低,故吸菸者也是罹患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
  8. 家族病史:家族中有人罹患過子宮頸癌者,機率也較高。

 

臨床症狀

早期的包括侵犯性子宮頸癌往往沒有任何症狀,必須靠陰道抹片篩檢,及進一步的陰道鏡檢查,甚至切片的組織檢查才能發現。較晚的侵犯性子宮頸癌的症狀則包括;惡臭的分泌物、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如:非經期的出血、性生活時接觸性出血、更年期後的陰道出血等。一旦有這些症狀出現時,必須立刻接受檢查,以確定症狀發生的原因。

 

子宮頸癌的篩檢

  1. 子宮頸抹片檢查:檢查子宮頸是否有異變情況發生。建議每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目前政府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篩檢。
  2. 骨盆腔檢查:骨盆腔檢查可發現子宮、陰道、卵巢、輸卵管、膀胱及直腸是否有外型及體積上的異常。
  3. HPV DNA檢測:可發現90%以上的中度或重度癌前病變,有效提高子宮頸癌篩檢的敏感度。
    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及骨盆腔檢查,大部分子宮頸侵襲癌可被預防,如偵測出異常,可在發展為癌症前進行治療,及早發現即可能治療成功。

 

子宮頸抹片檢查注意事項

子宮頸抹片檢查注意事項

圖2. 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前之注意事項

建議30歲以上姐妹們至少每3年做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檢查前要注意:

  1. 避開月經期間
  2. 不要沖洗陰道
  3. 避免泡澡
  4. 勿放置塞劑
  5. 前一夜不要有性行為

如果抹片檢查結果有異常,請務必密切接受後續追蹤及治療喔!

 

子宮頸抹片檢查流程

子宮頸抹片檢查流程

圖3. 子宮頸抹片檢查流程,六分鐘護一生

 

子宮頸癌治療方式

子宮頸癌若是0期,患者一般做錐狀手術或是子宮切除,其治癒率可達百分之百。若是一期後至二期前期仍是以手術為主,不同的是範圍比較大,治癒率約80%。至於二期後期至第四期傳統以來是以放射為主,不過目前的治療趨勢是對局部嚴重病患或是沒有遠處轉移者,先以全身性的化療來縮小腫瘤後再以手術的方式切除,倘若腫瘤仍未縮小或沒有改變則再考慮放療。這樣的治療方式並不會影響到整個治療進度,因為化療是全身性的,約做1-2次即可知是否有效,這時再做放療也不會太晚,也有人化療及放療同時一起治療。因此就傳統治療來說目前已有很大的變化。至於其治癒率二期後期約60%,三期則約35-40%,而四期則小於10%,因此還是強調定期做子宮頸抹片,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癒率。

子宮頸抹片檢查流程

子宮頸抹片檢查流程

圖4.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治療方式(參考資料: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子宮頸癌、卵巢癌治療後,是否還可保留生育能力?

子宮頸癌如果是很早期,其實是可以只拿子宮頸,讓子宮本體可以保留,這樣也還可以保留生育能力。

早期卵巢癌也是可以用腹腔鏡做手術,不過做微創的時候還是要非常小心,避免把腫瘤弄破,因為弄破很有可能會讓癌細胞擴散就需要化學治療,還是需要看每個癌症特性不一樣,也會影響婦女生育的能力。

 

參考資料

1.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98
2.台灣癌症基金會
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list.asp?keyid=73

 

2021-10-25 4 留言
2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口腔癌 Oral Cancer
口腔癌飛克FAAC健康專欄

口腔癌 Oral Cancer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2021-10-25

在各種癌症當中,口腔癌及皮膚癌應該是最容易也最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獲得痊癒的癌症。口腔癌絕大部分是由口腔黏膜上皮細胞惡化所形成的腫瘤,少部分是由小唾液腺體惡化所形成的腺癌。臺灣地區之口腔癌以頰黏膜癌和舌癌佔大多數。 口腔癌好發年齡在四十至六十歲之間 ,且以男性居多。

生理成因&風險因子

口腔癌的發生成因:主要與長期嚼檳榔、抽煙、喝酒等多重因素疊加下所產生,初期是口腔白斑或紅斑,在疏於照護且無法戒除成癮物質的狀況下,進一步惡化成口腔癌,口腔癌可能發生在不同位置、同時出現多處腫瘤。

 

臨床症狀

口腔癌若能早期發現 ,治療效果好且說話或飲食幾乎沒有影響。口腔黏膜表面顏色有變化時應特別加以注意,正常的口腔黏膜經長期致癌因素的慢性刺激之後,會先呈現”癌前期病變”,常見的癌前期病變包括口腔黏膜白斑症及口腔黏膜紅斑症。口腔黏膜白斑症是因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如吸煙、嚼檳榔、喝酒 或假牙裝置不當等因素皆有可能會引起 ,以 下是口腔癌常見症狀:

  1. 唇或口腔內部或周圍出現不易癒合的潰瘍。不明原因之腫脹或硬塊
  2. 口腔內部發現白色或紅色脫屑的斑塊
  3. 超過二星期的口腔部位麻木或疼痛。
  4. 口腔內不明原因的出血,反覆發生。

 

口腔癌症狀

口腔癌症狀

圖1口腔癌症狀

 

口腔癌篩檢 (口腔黏膜檢查)

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 民眾可持健保卡(18至未滿30歲原住民請多備戶口名簿)至健保特約具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檢查。(網頁請見參考資料1)

 

免費口腔癌篩檢

免費口腔癌篩檢

圖2健保特約之牙醫、耳鼻喉科診所,每兩年可進行一次的免費口腔癌篩檢服務

 

口腔癌的分期&治療方式

口腔癌之治療方式分為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若是早中期(一~三期),僅先用放化療治療後,再進一步切除腫瘤部位、或是將淋巴結清廓即可,五年內存活率>60%以上;但若晚期,因容易遠端轉移,不易防止復發,手術後五年內存活率驟降到<20%。

 

口腔癌的分期與治療

口腔癌的分期與治療

圖3.口腔癌的分期&治療方式

 

口腔癌治療率

口腔癌治療率

圖4. 口腔癌治療率與五年存活率(節錄自永齡健康基金會衛教簡介)

 

參考資料

1.國民健康署-口腔癌篩檢防治簡介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22&pid=1139

2.認識口腔癌,香山衛生所衛教手冊
https://www.slideserve.com/akeem-hardin/5926572

3.永齡健康基金會-口腔癌防治宣導
https://medinsight.ylhealth.org/publication/58

2021-10-25 0 留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 1
  • 2

近期文章

  • 銀髮族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 懷孕期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 補充硒與鋅改善白內障之潛力
  • 補充鋅改善脫髮疾病之潛力
  • 補充鎂改善高尿酸與痛風之潛力

近期留言

  • 「adadada」於〈癌症化療用藥淺談-鉑金類藥物〉發佈留言
  • 「adaadaada」於〈補充硒與鋅改善白內障之潛力〉發佈留言
  • 「redwap.pro/v/gJP98a76HqG14.html」於〈螯合鋅補充劑減少肺炎兒童住院治療〉發佈留言
  • 「cnxx.buzz/mov-xhiIejO13」於〈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發佈留言
  • 「sitemap」於〈穩定糖尿病,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補充「鋅」〉發佈留言

彙整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8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4 年 1 月
  • 2023 年 11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6 月
  • 2023 年 4 月
  • 2023 年 2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2 月
  • 2022 年 9 月
  • 2022 年 8 月
  • 2022 年 7 月
  • 2022 年 6 月
  • 2022 年 5 月
  • 2022 年 3 月
  • 2022 年 2 月
  • 2022 年 1 月
  • 2021 年 12 月
  • 2021 年 11 月
  • 2021 年 10 月
  • 2021 年 9 月
  • 2020 年 12 月
  • 2020 年 11 月
  • 2020 年 10 月
  • 2020 年 8 月

About Me

About Me

Writer & Reader

Julian 資深健康顧問
熟悉各類保健食品、癌症療養、營養補充計畫
「飛克FAAC實驗室」商品開發者之一

Keep in touch

Facebook Instagram Pinterest Tumblr Youtube Bloglovin Snapchat

Newsletter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new blog posts, tips & new photos. Let's stay updated!

Recent Posts

  • 什麼是飛克(FAAC)?

    2020-08-25
  • 銀髮族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2024-12-27
  • 懷孕期補充礦物質之效益

    2024-11-21
  • 補充硒與鋅改善白內障之潛力

    2024-10-18
  • 補充鋅改善脫髮疾病之潛力

    2024-08-16
  • 補充鎂改善高尿酸與痛風之潛力

    2024-08-09

分類

About me

banner
勇敢挑戰自我,走出舒適圈
認真活著,珍惜生命每一分鐘

Popular Posts

  • 1

    什麼是飛克(FAAC)?

    2020-08-25
  • 2

    飛克(FAAC)如何延緩癌腫瘤增生、惡化?

    2022-08-18
  • 3

    癌症化療用藥淺談-鉑金類藥物

    2022-01-20

Newsletter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new blog posts, tips & new photos. Let's stay updated!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Pinterest
  • Tumblr
  • Youtube
  • Bloglovin
  • Snapchat
Footer Logo

@2020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FAAC 飛克論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