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克技術概念:螯合鋅應用於傷口與腸胃道黏膜修復

by 飛克技術研發中心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構成許多金屬酶的輔助因子。在細胞層次,支持著每個細胞所需的修復、增殖與生長;在生理層次,則維持著免疫系統的運作機能。缺鋅造成的病理現象,包含皮膚病變、生長遲緩、免疫功能受損、傷口修復能力降低等。

鋅於傷口修復的作用機轉

下圖來自2018年的期刊論文1,描述鋅在傷口癒合各個階段的作用。一旦受傷,受損的組織必須先產生凝血反應來止血,再藉由免疫浸潤和發炎反應,主動清除受損組織以及防止微生物感染。接續其後者,是纖維細胞、角質形成細胞、內皮細胞等,增殖並遷移到傷口中,重新填充損傷部位,促進傷口閉合。 最後階段,則是血管新生與重塑細胞外基質,留下疤痕。

下圖同樣來自2018年的期刊論文1,描述鋅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方式,是透過在兩個位點與 MG53 結合,共同調節傷口癒合的過程,包含: (a)  MG53由細胞內囊泡包覆,運輸到受損的組織,防止角質形成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急性膜損傷; (b) MG53 控制細胞骨架重塑,促進成纖維細胞向傷口部位遷移;(c) MG53 調節 TGFβ 信號,促進肌纖維母細胞的分化,抑制 ECM 蛋白的沉積。

鋅對腸漏症的臨床實證

腸漏症是腸道黏膜損傷,導致小腸通透性過度增加,鋅對於傷口修復的功效,如同樣展現於腸道黏膜,就有機會治療或改善腸漏症。克羅恩病 (Crohn’s disease) 的臨床表徵包含腸漏症,患者的病情會反覆復發,也沒有有效的預防性治療供患者使用。下圖來自2001年的期刊論文2,從克羅恩症病患的臨床研究,確定補鋅是否可以藉由修復黏膜,改善腸道通透性,用於預防性的治療。本研究招募了12 名靜止期克羅恩病患者 (已緩解至少 3 年),但有可能即將復發 (近兩個月的腸道通透性增加)。患者接受口服硫酸鋅補充劑8週(110 毫克,每天三次),並在隨訪了 12 個月以監測復發。 結果發現乳果糖/甘露醇比率在補充前明顯高於補充後 (0.041 ± 0.003 與 0.026 ± 0.005),且具有顯著差異 (p = 0.0028)。 在隨訪期間,10名患者腸道通透性正常,未復發。 證實補鋅可以解決患者的通透性改變,改善腸道屏障功能。

螯合鋅對胃潰瘍的治療效果

胃潰瘍是胃壁黏膜損傷,鋅對於傷口修復的功效,同樣可用來治療或改善胃潰瘍。最有名的例子即為L-肌肽鋅螯合物(L-CAZ;通用名 Polaprezinc),是一個由螯合鋅扮演關鍵作用的口服藥物,被批准的產品型態為膜保護型抗潰瘍藥。L-CAZ可以保留在胃液中而不快速解離並特異性粘附於潰瘍病灶,緩慢釋放左旋肌肽和鋅以治療潰瘍。在臨床使用中表現出高療效,無嚴重的副作用, 甚至對幽門螺桿菌具也有抑製作用。結構式如下:

下表來自2001年的期刊論文3,應用大鼠胃潰瘍的疾病動物模式,來比較不同種的胺基酸螯合鋅,對於胃潰瘍的治療效果。甘胺酸鋅對於胃潰瘍的治療效果為52%,展現出顯著的統計差異。甘胺酸鋅並非如同L-CAZ屬於藥物,而是常用的營養補充食品型態,更適合長期當作保健營養品,來改善胃部黏膜損傷所造成的不適感。

總結:

體外的傷口,包含燒傷、糖尿病下肢潰瘍和褥瘡等;體內的傷口,包含化療引起的黏膜損傷、藥物或菌相失衡誘發的發炎潰瘍等,都是當代醫學照護的挑戰。鋅對於上述傷口或黏膜之修復,有潛力扮演關鍵角色,加速傷口癒合、黏膜修復。在本文,我們討論了鋅用於調節傷口癒合的分子機轉,亦確認了鋅或螯合鋅,在腸滲漏、胃潰瘍的修復效果。是以,營養補充品型態的鋅,雖無法取代藥物用於治療的精準與及時,但更適合亞健康族群長期食用,或在藥物或手術治療後的恢復期使用,加速身體迎向健康。

參考文獻:

Pei-Hui Lin, Matthew Sermersheim, Haichang Li, Peter H. U. Lee, Steven M. Steinberg and Jianjie Ma. Zinc in Wound Healing Modulation. Nutrients. 2018, 10, 16; doi: 10.3390/nu10010016.

Giacomo C. Sturniolo, Vincenza Di Leo, Antonio Ferronato, Anna D’Odorico, and Renata D’Inca. Zinc Supplementation Tightens “Leaky Gut” in Crohn’s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2001, 7(2): 94–98.

  1. Matsukura and H. Tanaka. Applicability of Zinc Complex of L-Carnosine for Medical Use. Biochemistry (Moscow), Vol. 65, No. 7, 2000, pp. 817-823.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